肩舆轧轧傍湖弦,贪爱春光在客先。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
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
肩舆轧轧傍湖弦,贪爱春光在客先。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
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西湖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悟。首句“肩舆轧轧傍湖弦”以生动的动态描绘了乘坐小轿沿湖边行进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接着,“贪爱春光在客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极度喜爱,仿佛春光已抢先一步吸引着他。
“山色忽开心里景,湖波摇荡镜中天”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眼前的山色比作心中展开的景象,湖波则如同镜子中的天空,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这种将外部景观与内心感受相融合的手法,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梅花惯识林和靖,樽酒堪呼李谪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人——林和靖与李白,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梅花与林和靖的关联,象征着高洁与清雅;樽酒与李白的联系,则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这两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人格追求与审美情趣。
最后,“一勺山腰泉未试,迫人诗思满云烟”两句,以“一勺山腰泉”为引子,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仿佛泉水的清澈与山间的云烟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预示了他即将挥毫泼墨,创作出更多佳作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春日美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
湘帘绣幕,早吹得、东风到。
禁火碧烟疏,上冢香尘晓。
柳岸青方嫩,花墅红犹少。酒旗斜,岚岫渺。
沙平草细,野水连残照。五陵挟弹,争走马、长楸道。
天气晴兼雨,人面嚬还笑。
雾染春衫湿,歌溜莺声小。时虚度,愁未了。
调笙何处,总如伊凉调。
垂杨东去径逶迤。村口绿烟迷。
高楼昼闭春风暖,海棠映、丽日迟迟。
枝弄莺簧,香翻蝶粉,妃子睡醒时。
艳阳天是看花期。谁解惜芳菲。
东君付与闲人管,欢场里、肯蹙双眉。
有酒重斟,一鞭残照,鸦乱草桥西。
蕉林雨歇。正宝篆香温,瓶荷芳彻。
棐几摊书,湘帘伏枕,愁煞利名场客。
消受薰笼茶碗,闲度草间飞蝶。
最爱是,傍萧萧疏竹,林梢新月。凄切。
关情处,远树蝉声,又值清秋节。
白堕三杯,红绡一曲,说甚济时豪杰。
小构数椽茅屋,图画琴尊罗列。
且白眼,任花开花落,阴晴圆缺。
报到西村花发,春风一夕,香满疏栏。
载酒携笙,亭畔淡淡云烟。
弄轻阴、新篁院宇,翻翠浪、绿野平田。草芊绵。
花名倾国,蛱蝶翩跹。留连。
芳郊细马,红妆垂袖,一笑嫣然。
银甲调筝,几多心事入眉湾。
岂相逢、琵琶江上,浑不让、棋墅东山。耐人看。
斜阳松影,倦鸟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