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钱清江泛舟至越城作》
《从钱清江泛舟至越城作》全文
清 / 沈蕙纕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芙蓉被洲渚,秋山带长川。

客行亦何为,爱此风日鲜。

兰舟既容与,桂楫相回旋。

波平静不流,澹荡任自然。

遥观越王城,杳霭飞绿烟。

鸳央爱翠羽,弄水明湖边。

越女能棹歌,采菱复采莲。

览境意巳适,把竿心忘筌。

愿齐漆园叟,三复秋水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游览钱清江至越城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开篇“芙蓉被洲渚,秋山带长川”,以“芙蓉”和“秋山”点出季节与地点,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着“客行亦何为,爱此风日鲜”,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在自然风光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态。

“兰舟既容与,桂楫相回旋”两句,通过“兰舟”和“桂楫”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在水面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在与自然和谐共舞。紧接着“波平静不流,澹荡任自然”,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平静与自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遥观越王城,杳霭飞绿烟”则将视线拉远,勾勒出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壮丽画面,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自然的灵动。随后“鸳鸯爱翠羽,弄水明湖边”,通过鸳鸯戏水的场景,增添了诗中的生活情趣和生动细节。

“越女能棹歌,采菱复采莲”描绘了江南水乡女子的日常生活,她们在湖边唱着渔歌,忙碌于采摘菱角与莲花之间,展现了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状态。最后,“览境意已适,把竿心忘筌”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满足与愉悦,以及心灵的释放与解脱。

“愿齐漆园叟,三复秋水篇”则是诗人的心愿,希望像庄子一样,深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真谛,反复品味这如秋水般深邃的人生哲理。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作者介绍

沈蕙纕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田家有述

儿童遮道问来程,笑插江花拥袂迎。

门扫藤萝如有约,地连桑梓岂无情。

梨尊细倒邻翁醉,箬笠高悬世虑轻。

月白沙村归路晚,杖藜人在画中行。

(0)

次韵酬和戴筠台太守

十载相逢赠佩刀,长亭尊酒气偏豪。

天连海市潮初长,风动棠阴月正高。

剡曲扁舟重访戴,浔阳五柳独称陶。

悠悠世路浮云外,一醉何心独反骚。

(0)

灵武台

龙辇偏惊蜀道难,谁将一剑定长安。

渔阳鼙鼓通秦塞,灵武旌旗拥汉官。

百战风高争跃马,六飞尘静见回銮。

独怜恢复功成后,河朔云深草木寒。

(0)

卧游罗浮和卢方伯

曾拟罗浮访列仙,风烟缥缈石楼前。

林亭丹灶知何在,欲问当年葛稚川。

俯仰天吴如咫尺,万里乾坤悬几席。

黄龙洞口驾飞云,四百峰头生羽翼。

沧海瀰漫东复东,三更日出海波红。

枕书高望扶桑顶,咫尺天河有路通。

参差台殿曾游处,鹿鸣涧底闻人语。

捲帘飞瀑昼生寒,朱明草木多风雨。

谁是名山真主人,蓬莱阁上好寻真。

神游八极清风远,壶里同收天下春。

(0)

暮春书怀和周云谷

谁道春归去,长从水竹居。

池边通小径,花外驾轻车。

见猎心全息,逃禅计未疏。

浮名千古笑,安用茂陵书。

(0)

宋高宗

一统山河九代传,忽惊卧榻半腥膻。

忘雠忍受雠人役,弃国偷安国势偏。

丹阙喜开歌舞地,青衣恨释犬羊天。

总缘南渡无勾践,宗岳何惭种蠡贤。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