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绽黄花,月生碧汉清光皎。
霜前雨后正芬芳,四海圆明照。
朵朵争开烂熳,吐香风、腾辉天表。
槛边幽雅,空外婵娟,依时呈妙。
阆苑仙葩,蒋公三径知音少。
瑶台宝鉴照娑婆,悟者头头了。
好对东篱赏玩,射江山、虚堂灵沼。
数枝金蕊,万道银霞,浮生难晓。
菊绽黄花,月生碧汉清光皎。
霜前雨后正芬芳,四海圆明照。
朵朵争开烂熳,吐香风、腾辉天表。
槛边幽雅,空外婵娟,依时呈妙。
阆苑仙葩,蒋公三径知音少。
瑶台宝鉴照娑婆,悟者头头了。
好对东篱赏玩,射江山、虚堂灵沼。
数枝金蕊,万道银霞,浮生难晓。
这首元代词作《烛影摇红》以菊花为引,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菊花盛开的景象。"菊绽黄花,月生碧汉清光皎",寥寥几笔勾勒出菊花在明亮月光下的清新脱俗,月色如水,映照着菊花的娇艳。"霜前雨后正芬芳,四海圆明照",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秋寒之后绽放的坚韧与香气四溢,月光普照,更显其广博之美。
接下来,词人赞美菊花的繁盛和香气:"朵朵争开烂熳,吐香风、腾辉天表",形象地展现了菊花盛开的热烈和香气的飘逸,仿佛照亮了天际。"槛边幽雅,空外婵娟,依时呈妙",则描绘了菊花在栏杆边的静雅和月光下如仙子般的姿态,流露出诗人对这美好时刻的欣赏。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菊花更高层次的象征意义:"阆苑仙葩,蒋公三径知音少",将菊花比喻为仙境中的仙花,暗示其超凡脱俗,知音稀少。"瑶台宝鉴照娑婆,悟者头头了",借瑶台之镜喻指菊花的智慧,只有领悟之人方能真正理解其深意。
最后,词人表达了对菊花的赞赏和对人生的感慨:"好对东篱赏玩,射江山、虚堂灵沼。数枝金蕊,万道银霞,浮生难晓",鼓励人们在简朴的环境中欣赏菊花,感叹人生如梦,世事难测,寓含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菊花为载体,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寄寓了深远的人生哲思,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咏物词。
十月至杭,王师遣人追宁濠,复还江西。
是日遂谢病,退居西湖。
老屋深松覆古藤,羁栖犹记昔年曾。
棋声竹里消闲昼,药裹窗前对病僧。
烟艇避人长晓出,高峰望远亦时登。
而今更是多牵系,欲似当时又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