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
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
鹿径踪何在,榴花信可通。
此缘当邂逅,来接紫玄翁。
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
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
鹿径踪何在,榴花信可通。
此缘当邂逅,来接紫玄翁。
这首宋朝黄裳所作的《榴花洞》诗,以“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归隐的意境。诗人将自己置身于莲花社的宁静与洞天的空灵之中,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心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
接下来的“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描绘了一幅梦中行走在石门之侧,感受清风拂面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超脱感和内心的平静。这里的“一枝”和“两腋”都运用了象征手法,分别代表了梦中的景象和内心的自由。
“鹿径踪何在,榴花信可通”两句,通过鹿径和榴花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痕迹的追寻与对未来的期待。鹿径象征着过去的足迹,而榴花则预示着新的希望和生机,暗示着诗人虽在追寻往昔的记忆,但对未来仍充满期待。
最后,“此缘当邂逅,来接紫玄翁”则点明了诗人的愿望和期待,希望能够与高人相遇,共同探讨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这里的“紫玄翁”可能是指隐居的高士或道家仙人,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超凡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超脱世俗、探索宇宙真理的精神世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绿毛么凤仰衔花,不在山椒即水涯。
昔日鬓边能似此,春愁磨尽总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