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闷三首·其三》
《孤闷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绕田燕雀傍佣耕,投耒登高意未平。

窜迹巳甘髡季布,歾身岂敢笑荆卿。

杨花巷陌春三月,杜宇山河怨五更。

莫怪路岐多恸哭,不堪孤闷诉流鶑。

(0)
鉴赏

这首诗《孤闷三首(其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绕田燕雀傍佣耕”,以燕雀围绕农田,旁观农人劳作的场景起笔,象征着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接着,“投耒登高意未平”一句,描述了农人放下农具,登上高地,心中却难以平静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窜迹巳甘髡季布,歾身岂敢笑荆卿。”这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季布因得罪汉高祖刘邦而逃亡,后被赦免;荆轲刺秦王失败,身死名裂。诗人以这两个历史人物自比,表达了自己虽遭受不公但仍能接受命运安排的豁达,同时也对历史上那些为理想不惜牺牲的英雄表示敬意,但又不敢轻易效仿他们的决绝。

“杨花巷陌春三月,杜宇山河怨五更。”这两句描绘了春天杨花飘落的巷陌景象,以及杜鹃鸟在夜晚哀鸣的山河画面,借以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伤。

最后,“莫怪路岐多恸哭,不堪孤闷诉流鶑。”诗人直抒胸臆,解释了为何在旅途中会多次痛哭,是因为无法向飞过的流莺倾诉内心的孤独与忧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他渴望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时的孤独、哀愁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画马为内学生题

毵毵嫩绿垂杨短,冉冉晴沙御堤软。

骅骝行惯稳不惊,圉人徐牵不教远。

飞黄食料三品丰,青丝络首飘风騣。

曾见沙场征战苦,方知此物是真龙。

(0)

和孚若咏雪三首·其三

书生裘褐自无兼,雪意连旬未解严。

天上烂开群玉府,人间那有却寒帘。

檐栖白凤遥分势,阙映苍龙已没尖。

能赋只应输子建,百篇信口不停占。

(0)

题野庄卷

秋风吹庭树,落叶满空除。

閒寻野庄句,感我丘园居。

丘园正收穫,此日乐有馀。

亲交亦相念,奈此川陆迂。

尔庄复何许,言在南浦隅。

同处百里间,原田料相如。

欲往念未可,抚时空郁纡。

聊咏寄吾志,行哉归荷锄。

(0)

两峰书屋

青山相对起,我屋住中间。

读书有时倦,曳履看青山。

峰头云气来,飞翠入窗户。

相逢载酒人,却度前冈去。

摊书石床上,偶坐窗前树。

微风山半来,松花落无数。

斜阳度西岭,返照松下石。

莓苔新雨过,灼烁炫金碧。

湖东海月出,山半竹窗虚。

斜白棂间壁,分明见蠹鱼。

明月照前峰,影向北峰落。

幽人夜启扉,惊去松梢鹤。

湖头三尺雨,峰顶云一寸。

雨止山依然,琴书得馀润。

自有两峰来,几人此高卧。

掩卷问青山,岩花向人堕。

(0)

邹时鸣父母双寿

玉陛风光动綵裾,鹊声先已报江鱼。

鸾回两检新封敕,龙卧三湘旧隐居。

喜气并添凝望里,宾筵相压小春馀。

无因得与升堂拜,长傍红云想使车。

(0)

樗老杨翁挽诗·其一

昔年同馆士,频岁泣霜风。

又接樗翁讣,其如洛社空。

行身汉阴叟,避世鹿门翁。

渐觉沧洲远,烟波日夜东。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