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
傍篱傍落一婆娑,发在秋天为祥瑞。
引步登高甚奇见,想此仪形植霄汉。
恣情采折手中叉,满袖冠簪香不散。
日飞黄鸟何老讶,看取丛丛光台榭。
愿细观瞻向眼前,含珠露色应无价。
好是侵晨半开坼,风摇去住还难得。
清霜未布转白云,喜亦非常意南北。
柳岸烟沈和水渌,独尔今朝看不足。
倏忽时间胜于春,随分狂心无拘束。
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
傍篱傍落一婆娑,发在秋天为祥瑞。
引步登高甚奇见,想此仪形植霄汉。
恣情采折手中叉,满袖冠簪香不散。
日飞黄鸟何老讶,看取丛丛光台榭。
愿细观瞻向眼前,含珠露色应无价。
好是侵晨半开坼,风摇去住还难得。
清霜未布转白云,喜亦非常意南北。
柳岸烟沈和水渌,独尔今朝看不足。
倏忽时间胜于春,随分狂心无拘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重阳佳节赏菊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菊花形态、色泽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婀娜如金叶青翠"一句中,菊花被比喻为“婀娜”的形态,如同黄金一般,而叶子则是青翠欲滴,这种描写突显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欣赏。
"傍篱傍落一婆娑,发在秋天为祥瑞"表明菊花不仅美丽,而且具有吉祥的意义,它们在秋日中绽放,是一种自然界中的喜庆之物。
诗人在赏菊时,还不忘登高远望,这从"引步登高甚奇见,想此仪形植霄汉"中可见一斑。这里的“奇见”和“仪形”,显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恣情采折手中叉,满袖冠簪香不散"则透露出诗人的狂放不羁,乐在其中,并且珍惜这份美好,不愿轻易放手。菊花的香气更是弥漫,充盈在袖间和头饰上。
随后"日飞黄鸟何老讶,看取丛丛光台榭"一句,以“老讶”形容黄鸟之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赏菊景象的独特与珍贵。
"愿细观瞻向眼前,含珠露色应无价"则是诗人对这份美好景象的珍视和赞叹,将其比作“含珠露色”,意味着这种美丽如同宝物一般,无法用价格衡量。
最后几句"好是侵晨半开坼,风摇去住还难得。清霜未布转白云,喜亦非常意南北。柳岸烟沈和水渌,独尔今朝看不足。倏忽时间胜于春,随分狂心无拘束"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晨菊花半开的美好境界,以及对风中摇曳之态的赞赏,同时也感慨时间易逝,应放纵自己的情感去享受这份美丽。
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
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
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
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
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
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
同云瑞雪,正三冬、□闭严凝时节。
寂寞山家孤悄悄,终日无人谈说。
败衲重披,寒埪独坐,夜永愁难彻。
长更无寐,朔风穿户凄冽。
求饭朝入西村,临泉夹道,玉叶凌花结。
冻手频呵仍自恨,浊骨凡胎为劣。
昼夜参差,饥寒逼迫,早晚超生灭。
须凭一志,撞开千古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