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三》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三》全文
宋 / 释延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智泉福海莫能逾,亲自王恩运睿谟。

感现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

石梁低翥红鹦鹉,烟岭高翔碧鹧鸪。

胜妙重重惟祷祝,永资军庶息灾虞。

(0)
注释
逾:超越。
王恩:国王的恩赐。
睿谟:深思熟虑的策略。
冥心:深入内心,专注修行。
道根株:道的根基。
石梁:石桥。
红鹦鹉:红色的鹦鹉。
碧鹧鸪:绿色的鹧鸪。
祷祝:祈祷与祝福。
军庶:军民。
息灾虞:消除灾难的忧虑。
翻译
智慧之泉和福海都无法超越,这是国王亲自施展恩泽并运用深思熟虑的策略。
感受这一切,全心投入于内心深处的修行境界,以此来巩固道的根基。
石桥上低飞的红色鹦鹉,山间云雾缭绕中飞翔的绿色鹧鸪。
无比美妙的事物只在祈祷与祝福中层层叠加,永远为军民带来安宁,消除灾难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所作,名为《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佛教盛况和皇家恩泽的诗句。

“智泉福海莫能逾”开篇即表达了对佛法深奥广大无边的敬仰之情,智慧如泉水般流淌,福报如同浩瀚的海洋,无人能够完全领略其深度。

“亲自王恩运睿谟”则是描写皇帝亲临佛教活动,赐予恩惠和智慧,这里“运睿谟”指的是皇帝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解读佛法或进行相关的决策。

接下来的“感现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内心世界的安定。这里,“感现”意味着对于现在的感受,“尽冥”则是指对过去和未来的一种理解和包容。"资持全固道根株"则强调了佛教修行之道必须坚固不移,如同树木深扎其根。

“石梁低翥红鹦鹉,烟岭高翔碧鹧鸪”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环境和禅定生活的向往。在这里,“石梁”和“烟岭”构成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佛教修行之地,而“红鹦鹉”和“碧鹧鸪”则是这种环境中的生灵,象征着清净和高洁。

最后两句“胜妙重重惟祷祝,永资军庶息灾虞”,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拜以及对皇家的祈福之情。这里,“胜妙”指的是佛法的殊胜与神奇,而“重重”则强调了这种尊崇之情的深厚和持续。"永资军庶息灾虞"表达了希望佛教的恩泽能够长久地惠及所有众生,消除一切灾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法和皇家恩泽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信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释延寿
朝代:宋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猜你喜欢

春试后姜如须见过赋赠

苑西禅寺阁重重,箧有儒书远近宗。

香喷玉河朝蘸笔,月回金阙夜吟钟。

题门字几疑凡鸟,怀刺名应辨一龙。

同值尧蓂闰正后,赋成何以颂乾封。

(0)

过张受先茅居留赠四首·其一

茅居对天地,知子道心安。

惜物拾花落,赋诗题叶看。

世衰违好易,名重保身难。

悟得阴阳理,兼成却病丹。

(0)

送李烟客出塞二首·其二

丈夫宁惜别,一路笑桃花。

下水流澌劲,临关怒木芽。

春情违蛱蝶,酒态在琵琶。

莫动将归思,风前有暮笳。

(0)

拟古少年从军四首·其三

状貌若妇人,力能挽强弓。

岂是木兰女,无劳认雌雄。

昨日绣旗下,金甲腾乌龙。

胡儿皆叹惜,阏氏在其中。

惟恐生得我,引去驰下风。

陈平有心计,恨不携我从。

虽能解重围,亦笑非奇功。

(0)

赠避寇二首·其一

谁解兵戈有息机,魂销往事但惊飞。

人民城郭今无恙,几月辽东鹤一归。

(0)

送熊生硎初入堆蓝书碑

砻云第几层,欲往未之能。

以我有为法,传君无尽灯。

镌来蓝顶玉,何异剡溪藤。

觅得前身慧,分香与定僧。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