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山居夜寂寥,蓬门雨打雪萧萧。
何曾听得人吆喝,急走齐趋斗逞侥。
十载山居夜寂寥,蓬门雨打雪萧萧。
何曾听得人吆喝,急走齐趋斗逞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山中居住时的独特体验。通过“十载山居夜寂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长期隐居山林的孤独与宁静。接着,“蓬门雨打雪萧萧”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冬日山中的景象,蓬门被雨雪敲打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
“何曾听得人吆喝”一句,强调了山中生活的寂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平静。最后,“急走齐趋斗逞侥”则以动态的画面结束,似乎是在描述山中动物或某种自然现象的活跃,与前文的寂静形成反差,但这种反差并非冲突,而是自然界生命力的体现,与整体的宁静和谐共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赞美。
佑人孰无父母,萧君有父生能致其养,死能枕块歠粥终期祥。
人孰无兄弟,萧君有弟有财弗与争,有爵克让使之垂休光。
世人不识萧君贤,萧君孝友因心然。
昔年乌府躬椠牍,俸钱散尽儿啼寒。
七闽蛮瘴绕榕树,驿骑嚼衔嘶薄暮。
平生愿效王家劳,十载曾无致身处。
世间亦有轻薄儿,纡拖青紫安轻肥。
岂知孝友因心有,秪使骨肉常乖离。
皇天不为萧君私,乌台柏府岂无贤者知。
己知天爵修于斯,自有人爵来如期。
嗟哉萧君慎勿伤暮迟,嗟哉萧君慎勿伤暮迟。
耿耿岁云莫,索索多悲风。
孰云客窗静,亦有床下蛩。
起来独盘桓,幸此良景逢。
油然开我颜,清赏谁与同。
浊醪有真趣,可惜儿女容。
行吟会稽岭,坐啸蓬莱峰。
冉冉群动息,月在山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