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
不是梧桐,便是芭蕉,红亭半角都让。
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
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
最忆沙堤里外,断桥四五月,湖水新涨。
密密层层,几个湾头,暗里只通双桨。
伤春杜牧来何暮,已赢得天涯惆怅,看夕阳山外青山,又费一番浓想。
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
不是梧桐,便是芭蕉,红亭半角都让。
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
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
最忆沙堤里外,断桥四五月,湖水新涨。
密密层层,几个湾头,暗里只通双桨。
伤春杜牧来何暮,已赢得天涯惆怅,看夕阳山外青山,又费一番浓想。
这首清代赵庆熹的《疏影·绿阴和滋伯》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夏日景象。开篇以“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起笔,暗示了环境的私密与宁静,玻璃纸透出的绿色映衬着窗外的芭蕉和梧桐,红亭一角更显雅致。接着,“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营造出空寂的氛围,只有稀疏的雨声打破静谧。
“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则引入了生动的动物元素,鹦鹉的新羽增添了生机,与周围的绿意相映成趣。下片回忆起沙堤、断桥、湖水涨潮的春景,画面细腻,引人遐想。“密密层层,几个湾头,暗里只通双桨”描绘了水路的幽深,仿佛能听到舟行的声音。
最后,诗人借杜牧的伤春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夕阳映照下的山色引发的无尽思绪。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淡淡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