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闭门》
《闭门》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闭门颍昌市,不识颍昌人。

身闲未易过,闲久生暗尘。

我念作闲计,欲与黄卷亲。

少年病书史,未老目先昏。

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

心光定中发,廓然四无邻。

不知心已空,不见外物纷。

瞿昙昔尝云,咄哉不肯信。

一见勿复失,愈久当愈真。

(0)
注释
闭门:隐居。
身闲:清闲的生活状态。
暗尘:比喻心灵上的积累。
黄卷:泛指书籍。
病书史:过度沉迷于书本和历史。
心光:内心的光芒或智慧。
廓然:开阔、空旷。
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别称。
咄哉:感叹词,表示惊讶或否定。
翻译
我闭门隐居在颍昌城,对这里的人一无所知。
身处清闲之中难以轻易度过,时间久了,心灵上会积聚尘埃。
我打算以闲适为计策,亲近书籍寻求慰藉。
年轻时沉迷于书本和历史,还未老就眼睛先花了。
合上书卷默默无语,闭上眼内心世界依然丰富。
心中的光芒在静定中绽放,四周空旷无人打扰。
浑然不觉内心已空灵,对外界纷扰视而不见。
如佛陀所说,哎呀,我起初并不相信这话。
一旦领悟,便不再失去,时间越久,真理越显得真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闭门》,描绘了诗人闭门独处于颍昌市中的生活状态。首句“闭门颍昌市,不识颍昌人”展现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深居简出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诗句“身闲未易过,闲久生暗尘”表达了闲暇时光虽静,但长久的孤独也会带来内心的沉寂和思考。

诗人试图通过阅读来排遣寂寞,“我念作闲计,欲与黄卷亲”,表明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亲近。然而,“少年病书史,未老目先昏”则揭示了他年轻时过于专注于书本,以至于视力不佳的无奈。

“掩卷默无言,闭目中自存”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内心世界的宁静,即使不看文字,也能在闭目间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心光定中发,廓然四无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心的清明与广阔,仿佛与外界隔绝,只有自己与真理相伴。

最后,诗人引用佛陀的话“瞿昙昔尝云,咄哉不肯信”,表达对真理的认识渐深,意识到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他告诫自己“一见勿复失,愈久当愈真”,强调了时间对于理解事物的重要性,真理需要长时间的沉浸和体验才能深刻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闭门生活为背景,探讨了内心世界与知识追求的关系,以及时间对于真理理解的作用,体现了苏辙深沉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游山寺

山寺清明蛱蝶飞,中庭古佛供琉璃。

僧房也有追游市,瓦狗泥车诳小儿。

(0)

庆南楼居士·其二

净土何如乐土真,金莲开处善根成。

西来孰谓南无佛,今见南楼一佛生。

(0)

玉楼春·其三大石

玉奁收起新妆了。鬓畔斜枝红袅袅。

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

裁金簇翠天机巧。不称野人簪破帽。

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

(0)

谩书·其三

丽日烘帘幔影斜,酒馀春思托韶华。

高楼不隔东南望,苦雾游云莫谩遮。

(0)

廷秀用进退韵格赋奉祠喜罢感思诗次韵

寿宫均逸跨三年,谏纸停书剩几番。

闻道君王开献纳,岂容公子散神仙。

东华行踏京尘软,南涧休贪钓石温。

三字底须论十字,券钱何似给餐钱。

(0)

重九次七兄韵

追欢尊有酒,适兴乐无荒。

风雨如知节,埙篪共陟冈。

凭高临雁翅,履险失羊肠。

醉墨淋漓处,珍材费乐浪。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