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烟景逐年新,幻出金鳌捧紫宸。
火树万花光似昼,何须剪彩贴宜春。
上元烟景逐年新,幻出金鳌捧紫宸。
火树万花光似昼,何须剪彩贴宜春。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盛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繁华与欢乐。首句“上元烟景逐年新”点明了时间背景——上元节,同时暗示了节日氛围的年年更新,给人以期待和新鲜感。接着,“幻出金鳌捧紫宸”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金鳌比作托举皇宫的神兽,象征着皇权的神圣与节日的庄严,同时也增添了节日的神秘色彩。
“火树万花光似昼”描绘了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形象地展示了元宵节灯会的壮观与热闹。最后,“何须剪彩贴宜春”则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反思,意即在如此繁华的节日中,人们无需再依赖传统的剪纸装饰来增添节日气氛,因为现实中的景象已经足够美丽和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元宵节的盛大与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节日氛围的思考与融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审美情趣。
笑将卮酒互相搀,瞒却当筵石尉严。
犹自怕人肠未断,临行分付与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