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其三》
《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其三》全文
宋 / 饶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莫叹宗师久屈沉,赵州八十尚丛林。

脚跟点地便无事,鼻孔撩天非有心。

落笔满堂嗟敏妙,谈玄终日见精深。

丁宁佛法无多子,三角泥牛演梵音。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饶节所作的《答惠海首座五首海乃圆照禅师小师(其三)》。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形象,展现了其深厚的佛法修为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首句“莫叹宗师久屈沉”,开篇即表达了对高僧长久隐居、不为世人所知的敬佩之情,暗示了高僧虽处困境而不改其志的坚韧品格。接着,“赵州八十尚丛林”引用了赵州禅师的典故,强调了高僧即使年迈仍能保持精神的活力与影响力,如同赵州禅师八十岁依然活跃在禅林之中。

“脚跟点地便无事,鼻孔撩天非有心”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高僧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自由。脚跟点地象征着内心的稳固与安定,鼻孔撩天则表现了高僧超越世俗、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暗示其修行达到了一种无需刻意为之的自然境界。

“落笔满堂嗟敏妙,谈玄终日见精深”赞扬了高僧在文字表达上的敏锐与巧妙,以及在谈论玄奥佛法时的深刻见解。这两句不仅体现了高僧的智慧与才华,也反映了其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独特领悟。

最后,“丁宁佛法无多子,三角泥牛演梵音”以简练的语言总结了高僧对佛法的教导,强调了佛法的核心在于简单而深刻的真理,而非繁复的形式。同时,通过“三角泥牛”的比喻,进一步展现了高僧在佛法传播中的角色,如同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导师,其教诲如同梵音般悠扬深远,深入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在佛法修行上的成就与境界,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智慧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饶节
朝代:宋   字:德操   籍贯:自号倚松道   生辰: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猜你喜欢

食菊·其三

烹瀹甘酸任意餐,仙人服食不曾难。

芝华岂是疗饥物,菊药繇来久视丹。

九日色同高士醉,三秋香为逐臣寒。

芙蓉坠露长兼饮,高洁如蝉取自欢。

(0)

过马佐领克起粤秀山房赋赠·其二

玉山南枕草堂偏,门出呼銮古道边。

九眼泉华朝吐雪,五层楼影暮含烟。

芙蓉秋到惟知醉,杨柳春来只解眠。

笑道将军诗总好,辞场战胜势无前。

(0)

奉和张紫阁观察己巳元日书怀之作次韵

使君三阁启云扉,一列终南志未违。

扬越诸侯推独立,商颜四老待相依。

开年柏叶春同暖,隔岁梅花晚不肥。

元日书王存草野,春秋长恐史臣非。

(0)

木末亭·其二

想像忠魂在旧京,君臣自此益深情。

佯狂岂是三仁志,哀痛犹传一代声。

往日衣冠留木末,只今俎豆失江城。

无多书种难留汝,恨绝兴王不爱名。

(0)

从端州采砚归有作·其二

万里江飞匹练过,小湘大路峡嵯峨。

烟波疍女鸣榔少,风俗龙须织席多。

翡翠墟边丛水带,芭蕉林外尽山螺。

归舟此度欢无极,采得青花自烂柯。

(0)

赠丁秋水

东官画手高吾粤,君作翎毛更有神。

长虑鸳鸯飞入水,复愁蝴蝶去随人。

香从儿女求生结,花向仙灵得大春。

红翠白鹇多见与,吾生鸾鹤最交亲。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