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
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鶗鴂乱,春芳寂。
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
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鶗鴂乱,春芳寂。
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这首《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的作品,他以兰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兰花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人生追求。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赞美兰花质地如玉,形象如金,即使在幽静的庭院或暗淡的室内也能坚守自我。"对黄昏月冷,朦胧雾浥",描绘了兰花在黄昏月色下,雾气缭绕的环境中,更显其孤芳自赏的风姿。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表达出兰花孤高的性格,只有真正理解它的人才会觉得它珍贵,不轻易亲近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借屈原的典故,感叹世态炎凉,唯有兰花能保持其纯洁不受污染。
"鶗鴂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通过鸟鸣花落的景象,进一步渲染春天的寂静,强调兰花在百花凋零后依然坚韧独立。"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赞美兰花的清香持久,与秋天的素净相得益彰,象征着高尚的品格。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在宁静中观察兰花的本性,更能领略其生命的色彩。"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最后,诗人期待在万物消亡、名声与污秽消失之时,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兰花的内在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兰花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浮华的批判,展现了宋代理学家的道德情操。
泛舟过梁溪,芙蓉水初冷。
折芳渡瑶涧,访竹缘修畛。
飘然陟崇冈,远目时一骋。
川原入遐瞩,一一意先领。
虚壑度松声,阴崖落云影。
秋草荒历山,露叶垂舜井。
湛陆宅久墟,榛翳道全梗。
访古情弥切,怀贤意方永。
下寻漪澜堂,因访招提境。
扫地焚名香,汲泉试新茗。
顿觉心源清,岂惟棼务屏。
重期望太湖,飞步登绝顶。
层楼一何巍,亭亭切云霄。
绮疏缥缈间,栏楯匝周遭。
不知谁居中,哀怨逐风飘。
为言本邯郸,关河望迢迢。
区区怀苦心,三载非一朝。
援琴以写之,意重丝难调。
初为阳春曲,再行鼓山高。
妙音本绝世,赏识何寥寥。
思为双黄鹄,比翼与俱翱。
东林日暮更登山,峰顶高僧有兰若。
云萝磴道石参差,水声深涧树高下。
远公学佛却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
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
我歌白云听者寡,山自点头泉自泻。
月明壑底忽惊雷,夜半天风吹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