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啖小鱼,小鱼啖虾䱉。虾䱉啖沮洳。
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
大鱼啖小鱼,小鱼啖虾䱉。虾䱉啖沮洳。
啖多沮洳涸,请君肆中居。
这首诗名为《枯鱼过河泣》,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手法,揭示了社会中的弱肉强食现象以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诗中以“大鱼”、“小鱼”、“虾䱉”和“沮洳”为象征,描绘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竞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䱉,虾䱉则以湿润的土壤(沮洳)为生。然而,当食物链顶端的大鱼数量过多时,它们消耗的资源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导致湿地(沮洳)干涸。这不仅影响了底层生物的生存,也预示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诗的最后一句“请君肆中居”,似乎是在对读者或社会发出警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过度的消费和贪婪会导致资源枯竭,最终影响到所有生命。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隐喻,提醒人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和公平性,避免因短期利益而破坏长远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