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世尊遗逸,先生道最优。
浮名付诗酒,高论屈公侯。
方绾新荷绶,俄随夜壑舟。
唯馀义方训,岁晚欲兴周。
圣世尊遗逸,先生道最优。
浮名付诗酒,高论屈公侯。
方绾新荷绶,俄随夜壑舟。
唯馀义方训,岁晚欲兴周。
这首挽辞《致政王宣义挽辞(其一)》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是对逝者王宣义的深切悼念与高度赞扬。诗中以“圣世尊遗逸,先生道最优”开篇,将王宣义置于圣明时代杰出之士的地位,对其道德品质给予极高的评价。接下来的“浮名付诗酒,高论屈公侯”,则描绘了王宣义淡泊名利、以诗酒为伴、以高深的学识折服公侯的形象,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人格魅力。
“方绾新荷绶,俄随夜壑舟”两句,通过“新荷绶”的比喻,暗示王宣义即将步入新的官职或生活阶段,而“俄随夜壑舟”则突显出其突然离世的悲剧性,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无奈和哀痛。最后,“唯馀义方训,岁晚欲兴周”则寄托了对王宣义遗训的珍视与传承,希望他的道德准则和治国理念能如同周朝的复兴一样,继续影响后世,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社会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王宣义生前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传递了对高尚道德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楷模的崇尚和对后世影响的重视。
赤县昔同游,忽在天一方。
危时暂相见,鬓发各已苍。
阴风千里来,岁暮有严霜。
人间夜寥閒,落月满屋梁。
出处同世网,涕泪溅我裳。
平生方寸心,嫉恶怀刚肠。
痛愤寄所宣,激烈思时康。
皇皇太宗业,道德仰今王。
丈夫誓许国,志士怀感伤。
吾道正羁束,真宰意茫茫。
炎曦代暮节,溽景布萋阴。
迎风抗高馆,疏牖匝重林。
百卉熙嘉月,洽土重丰霖。
中庭始及霁,芳蕤忽以森。
即事寡喧垢,投足类幽深。
朝艺植余杖,时还散我襟。
处世常希寂,委顺故怡心。
何必东山下,考筑始投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