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粽雕盘九子香,綵丝朱索更迎祥。
坤元此日扶皇极,伟兆先时协寿房。
楚粽雕盘九子香,綵丝朱索更迎祥。
坤元此日扶皇极,伟兆先时协寿房。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皇后阁内庆祝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和皇家的尊贵气息。
首句“楚粽雕盘九子香”,以“楚粽”作为端午节的代表性食物,通过“雕盘”展现出其精致的摆放,而“九子香”则暗示着香气四溢,营造出节日的温馨与喜庆。这里的“九子”可能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可能是对粽子数量的描述,寓意丰富。
次句“彩丝朱索更迎祥”,进一步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装饰——彩丝与朱索。彩丝与朱索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色彩,更寄寓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愿。这一句通过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庆祝活动的细致与用心。
后两句“坤元此日扶皇极,伟兆先时协寿房”,转而从更宏大的视角出发,将端午节与国家、皇室的命运联系起来。这里,“坤元”指的是大地之母,象征着自然与女性的力量;“扶皇极”表达了对皇权稳固的支持与祝福;“伟兆”则是指伟大的预兆或象征,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协寿房”则寄托了对长寿与福祉的期盼。这两句不仅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其在国家层面的意义,即通过庆祝活动祈求国泰民安、皇权稳固以及民众的健康长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寓意,展现了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地位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了宋代宫廷庆祝活动的奢华与庄重。
玉井湛秋月,光影清肺腑。
群姝拥飞盖,列坐水仙府。
晚色淡苍烟,远香度风渚。
水木更清华,疏桐连弱榉。
济济集群彦,良会喜今雨。
铁崖文章伯,笔阵谁敢拒。
天生高世姿,不作庸人语。
两张多藻思,珠玉映月露。
醉吟采莲词,似对若耶女。
濂溪《爱莲说》,绝胜著花谱。
卢敖有仙气,欲向风中举。
嗟予复效颦,笑倒诗中虎。
放船偶入清溪来,千峰拥翠花乱开。
春风吹散碧云影,洞门正对烧香台。
神仙之府此第一,何必采药登天台。
虚灵外发草木秀,富贵内积金银堆。
郁然亦自有龙虎,欲入但恐生风雷。
山头无人卖松火,持烛下照何疑猜。
步穿玲珑惊幻化,锦屏丹灶封青苔。
滴衣石髓寒透骨,使人不觉忘尘埃。
张公万古渺何许,隔凡流水空萦回。
公能再骑黄鹄出,与吾同去游蓬莱。
西山有灵芝,我采茹其芳。
吐气为卿云,绚烂纷天章。
紫微上卿不敢惜,手抉氛埃看五色。
虎豹卫关深九重,倏烁电光迷白黑。
归来不是故山遥,天风卷幔正飘飘。
化作慈溪泮林雨,坐令嘉植长春苗。
碧涧泠泠煮芹藻,恰似山中采芝好。
咀华滋味与人同,粱肉朱门祇素饱。
阖闾城头秋日凉,停云只隔钱塘江。
西山日夜生辉光,山中紫芝烨烨长,更结飞霞高颉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