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显权倾帝,穰侯势逼王。
群狐争伺夜,丹凤独鸣阳。
阊阖辞天仗,洋川佩郡章。
谁尝舒亶唾,有舌巧如簧。
石显权倾帝,穰侯势逼王。
群狐争伺夜,丹凤独鸣阳。
阊阖辞天仗,洋川佩郡章。
谁尝舒亶唾,有舌巧如簧。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政治黑暗和权力斗争的氛围,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象征意义。
“石显权倾帝”一句,以汉朝石显专权、威胁皇帝的历史事件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权力的滥用和君主的困境。紧接着,“穰侯势逼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政治压迫感,穰侯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其被消灭的事例在这里成为权力扩张和对中央王权威胁的象征。
“群狐争伺夜,丹凤独鸣阳”则借用了动物斗争的景象来比喻人间的权谋与争斗。群狐争食象征着小人的勾心和弱肉强食的现实,而丹凤(朱红色的凤凰)独自鸣叫,似乎在表达一种孤立无援却仍不屈服的高贵精神。
“阊阖辞天仗,洋川佩郡章”中,“阊阖”指的是古代关隘,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天仗即天子之权威,辞去意味着放弃对政治权力的争夺。而“洋川佩郡章”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佩戴郡章可能象征着诗人对于古典文化和精神追求的坚守。
最后,“谁尝舒亶唾,有舌巧如簧”一句中“舒亶唾”形容言辞流利,但同时也带有一种轻佻感,可能在批评那些口若悬河但缺乏真实内容的辩士。而“有舌巧如簧”则是对真正具有才华和智慧的人的赞美,他们的语言像簧(一种古代乐器)一样悦耳动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强烈的政治隐喻和生动的自然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个人精神独立和文化自信的坚持。
老南老屋吹春风,辛夷欲谢夭桃红。
平堤水涨野烟合,柳塘阴雨愁濛濛。
林深无人掩茅屋,棐几湘帘净尘俗。
幽禽隔竹一声啼,芳草当阶几丛绿。
闲窗坐对一樽酒,苦忆南村素心友。
著屐冲泥兴不辞,传书折简情何有。
流光抛人春可怜,城西水榭花莲天。
锦屏绣幕看不足,青林几日闻啼鹃。
今年花红不相觅,来岁花开定相忆。
烟波千里两愁心,君住江南我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