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夜雨乌翅湿,低飞野畦啄遗粒。
啄食不饱还畏人,呜呼隔陇自求群。
我行陈宋经大泽,田荒生茅不种麦。
空肠待饱明年禾,鸦鸦尔饥独奈何。
北风夜雨乌翅湿,低飞野畦啄遗粒。
啄食不饱还畏人,呜呼隔陇自求群。
我行陈宋经大泽,田荒生茅不种麦。
空肠待饱明年禾,鸦鸦尔饥独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与贫困交织的景象,通过对夜雨中的乌鸦啄食情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饥饿和生计的深切感受。北风夜雨中乌鸦的湿翅低飞,以及它们在野畦间努力寻觅剩余谷粒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所作出的挣扎,也映射出诗人对现实生活困境的深刻体验。
诗中的“啄食不饱还畏人”一句,透露出乌鸦因畏惧人类而无法尽情进食的无奈,这里的“畏人”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接着,“呜呼隔陇自求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同类相求、共同面对困境的情感共鸣。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我行陈宋经大泽,田荒生茅不种麦”的描述,展现了一片荒废的田野景象,其中“田荒生茅”暗示了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土地的荒芜,而“不种麦”则是对未来粮食来源的担忧。
最后,“空肠待饱明年禾,鸦鸦尔饥独奈何”一句,诗人以饥饿的乌鸦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来年粮食无着的焦虑和无奈。这里的“空肠”形象化地表现了内心的饥饿感受,而“鸦鸦尔饥独奈何”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观察,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之间的种种矛盾和悲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对生活的无奈。
梁苑春归,章街雪霁,柳梢华萼初萌。
非烟非雾,新岁乐升平。
京兆雍容报政,金狨过、九陌尘轻。
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东风,吹绿鬓,薄罗剪彩,小绾流莺。
比渭滨甲子,尚父难兄。
满泛椒觞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
明年会,双衣对引,谈笑秉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