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卷无心云亦痴,石台閒玩坐移时。
焚香登座非谈释,载酒临门岂问奇。
濒海人文追始倡,倾城冠盖贲新祠。
藻蘋几掬妥灵地,庄诵生民第一诗。
舒卷无心云亦痴,石台閒玩坐移时。
焚香登座非谈释,载酒临门岂问奇。
濒海人文追始倡,倾城冠盖贲新祠。
藻蘋几掬妥灵地,庄诵生民第一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岳在明时期对南山新祠的访问与感悟。首句“舒卷无心云亦痴”,以云的随性舒展,比喻人的心境自由无拘,即使面对变幻莫测的世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然。接着“石台閒玩坐移时”,描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坐在石台上,欣赏周围景致,时间悄然流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焚香登座非谈释,载酒临门岂问奇”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焚香登座并非为了谈论佛理,而是为了静心;载酒临门不是为了寻求奇闻异事,而是为了与朋友共享欢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或世俗的追求。
“濒海人文追始倡,倾城冠盖贲新祠”则揭示了南山新祠在海滨地区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受到广泛尊敬和推崇的情景。这表明了新祠不仅是宗教或文化的象征,也是社会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最后,“藻蘋几掬妥灵地,庄诵生民第一诗”将目光转向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几掬藻蘋(水生植物)点缀着这片神圣之地,庄重地诵读着为生民立言的第一篇诗歌,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融合,以及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矜才病凌乱,夸博苦堆垛。
原厥正始音,二者无一妥。
先生论诗法,燎然若观火。
苦心追甫白,抗志逼阮左。
穿穴贯古今,灵根辟关锁。
长句力稍弱,峭折趣亦颇。
余体极精奥,刚健含婀娜。
我本不羁人,疏节而礌砢。
下笔忽千言,余子笑琐琐。
惟有读君诗,顿觉我词伙。
非我好自抑,君诗实胜我。
世俗少知音,郁郁情无那。
凤凰鄙燕雀,修蛇贱蠃蜾。
笑喜誉则忧,不须计幺么。
抱此见先哲,点首定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