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途惭蹇步,守拙返丘园。
得罪非怀璧,穷途异触藩。
风尘凋壮齿,雨露负明恩。
鸣雁怜庄叟,雄鸠感屈原。
薄田馀稻秫,荒径有兰荪。
涧户窥书帙,山楹列酒尊。
马疲思服皂,鹤举恋乘轩。
岐路新知尽,沧洲吾道存。
樊笼今脱略,鹏鴳且飞翻。
力命今如此,浮荣宁复论。
修途惭蹇步,守拙返丘园。
得罪非怀璧,穷途异触藩。
风尘凋壮齿,雨露负明恩。
鸣雁怜庄叟,雄鸠感屈原。
薄田馀稻秫,荒径有兰荪。
涧户窥书帙,山楹列酒尊。
马疲思服皂,鹤举恋乘轩。
岐路新知尽,沧洲吾道存。
樊笼今脱略,鹏鴳且飞翻。
力命今如此,浮荣宁复论。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贯的《归韶峒山中》,表达了诗人从官场退隐后回归自然的心境与感慨。
首联“修途惭蹇步,守拙返丘园”,诗人自谦在官途上步履艰难,选择坚守本真,回归田园生活。颔联“得罪非怀璧,穷途异触藩”则表达了诗人无辜被贬的无奈与愤懑,与外界的不公形成对比。颈联“风尘凋壮齿,雨露负明恩”描绘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却未得到应有的赏识与恩惠的悲凉景象。尾联“鸣雁怜庄叟,雄鸠感屈原”运用典故,以雁和鸠的哀鸣表达对古代贤士遭遇的同情与共鸣。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回归山林后的日常生活,如耕作、饮酒、与禽鸟为伴等,展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满足。最后,“力命今如此,浮荣宁复论”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与对虚名的淡泊,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早田栽已成,晚田耕未遍。
风吹苗已长,汝事不可缓。
迩来雨况足,高下通溉灌。
虽云手足瘽,孰愈沟壑患。
自兹日不百,早稻期入爨。
晚禾虽云晚,霜肃但秋半。
我昔山中居,升没每关叹。
及今食官仓,谓得度昏旦。
那知不足饱,过午或空案。
尚言工吟哦,犹说鄙计算。
那知汝田翁,栽种日月断。
但惧政或疵,因之罹水旱。
闻道沙随老,遂为安国居。
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
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
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
别去常劳梦,新来更欠书。
久知腰倦折,悬想病都除。
番国吾州近,冰溪一水馀。
秋风期命驾,春雨政携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