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游南山寺即景》
《春日游南山寺即景》全文
清 / 基生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生雅爱入山游,闻到南禅兴未休。

十里杏花红雨路,几层杨柳绿荫楼。

望中湟水三分涨,城里炊烟万户稠。

读罢残碑频感慨,雪泥鸿爪几人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游览南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感慨。首联“平生雅爱入山游,闻到南禅兴未休”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南禅寺的向往之情,流露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颔联“十里杏花红雨路,几层杨柳绿荫楼”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色彩对比,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十里长的道路上,杏花如雨般绚烂绽放,而几层楼阁在杨柳的绿荫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这两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望中湟水三分涨,城里炊烟万户稠”则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社会,湟水的涨势与城内炊烟的密集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城市生活的繁华与热闹。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还蕴含了对生活状态的观察与思考。

尾联“读罢残碑频感慨,雪泥鸿爪几人留”收束全诗,诗人通过对古代石碑的阅读,引发了深深的感慨。这里的“雪泥鸿爪”原指大雁踏过雪地留下的痕迹,常用来比喻往事的痕迹或历史的变迁。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思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留存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寺的美丽景色,融合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基生兰
朝代:清

基生兰(1870--1944)字香斋,号半隐山人,西宁人。人物简介 青年时代的基生兰“名场战不利”,两次应童子试俱未考中,后以资格选为西宁县拔贡。1909年(清宣统元年)在各省设立咨议局,基生兰为甘肃省咨议局议员。1913年应西宁道尹车玉衡的聘请,任教育科长。第二年车玉衡离任,基生兰便辞了职。之后,他应聘在西宁湟中书院、五峰书院任教。1923年后,任西宁劝学所所长,他“为育英才常劝学,每乘佳兴即吟诗”。在为地方教育事业奔波的同时,与黎丹、李焕章、朱耀南等常互相唱和,活跃了西宁诗坛。
猜你喜欢

与客同登吴氏园楼

高阁凭阑坐,川原一望分。

庭花晴媚日,林木上干云。

山色侵窗入,鸠声隔竹闻。

论文兼话旧,不觉酒微醺。

(0)

山行口占

湖乡岁晚倚兰桡,山背阴阴雪未消。

閒向官桥时问信,春光先露早梅梢。

(0)

蠡东别业阅壁间郑侍御诗怆然书感

谷口人何在,缄题手泽存。

青年弃轩冕,白社共琴樽。

身退名还重,家贫道自尊。

修文竟成幻,无处可招魂。

(0)

东楼小坐

高楼瞰玄圃,杯酒坐移时。

烟景翳林杪,春光上柳枝。

窗虚云满栋,冰泮水平池。

夙有清狂兴,临风一解颐。

(0)

夜过蠡西竹梧书院

当年读书处,今日喜重过。

拂树霜华重,穿帘月色多。

兴同狂阮籍,迹类病维摩。

醉向孤灯坐,凄凉奈若何。

(0)

赠丁侍御同年赴南都三绝·其一

沧江一棹驾长风,水底鱼龙亦避骢。

他日埋轮兼破柱,始知江海有孤忠。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