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林深人迹稀。重阴寂寂掩双扉。
竹窗半启炉烟细,残梦初醒酒力微。
云作盖,芰为衣。山容黯淡水光低。
鸟啼花落消长昼,小立空阶月到西。
地僻林深人迹稀。重阴寂寂掩双扉。
竹窗半启炉烟细,残梦初醒酒力微。
云作盖,芰为衣。山容黯淡水光低。
鸟啼花落消长昼,小立空阶月到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居图景。首句“地僻林深人迹稀”便奠定了全诗的背景氛围——远离尘嚣,隐匿于自然的怀抱之中。接着,“重阴寂寂掩双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幽暗,仿佛连门扉也被四周的寂静所笼罩。
“竹窗半启炉烟细,残梦初醒酒力微。”这两句细腻地刻画了居住者的生活状态。竹窗半开,炉火轻燃,烟雾缭绕,似乎在诉说着主人的闲适与慵懒。而“残梦初醒酒力微”则暗示了主人可能刚刚从一场略带醉意的梦境中醒来,心境既宁静又略显朦胧。
“云作盖,芰为衣。山容黯淡水光低。”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云彩比作覆盖的遮阳伞,芰叶比作衣物,形象地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水光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雅氛围。
“鸟啼花落消长昼,小立空阶月到西。”最后两句以动衬静,通过鸟鸣与花瓣飘落的声音,以及月亮逐渐西移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宁静与时间的流逝感。站在空旷的台阶上,诗人似乎在品味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
知是商山四老翁,来吾梦里一相逢。
凤凰千仞当年事,独在平生寤寐中。
男儿贵有四方志,生来门外悬弧矢。
乾坤万物备吾身,历览宁辞千万里。
张骞乘槎犯斗牛,子长足迹半九州。
博识当时推独步,史才后世谁与俦。
吴君自是新安彦,剑气时作虹光见。
有策不肯干公侯,有才不屑事州县。
独买吴江舟一叶,历遍三江并七泽。
兴发閒登江上山,豪来醉弄波间月。
到处交游多伟人,耳目所接皆奇珍。
炯炯灵扃贯今古,翩翩襟抱超风尘。
季方吾莆贤父母,严翁就养几寒暑。
彩衣又上闽江船,绿酒共听乌石雨。
长空雁过秋风凉,骊驹又发壶山阳。
还家故旧应相语,胜览又经天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