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报国敢怀安,远谪方知行路难。
云隔江乡来雁寂,雪飞闽岭敝貂寒。
韩诗解道蓝关恨,贾赋聊凭鵩鸟宽。
谁念紫皇香案吏,飘零已觉鬓毛乾。
明时报国敢怀安,远谪方知行路难。
云隔江乡来雁寂,雪飞闽岭敝貂寒。
韩诗解道蓝关恨,贾赋聊凭鵩鸟宽。
谁念紫皇香案吏,飘零已觉鬓毛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过紫溪值雪》。诗中描绘了诗人路过紫溪时正值大雪纷飞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仕途艰难的感慨。
首联“明时报国敢怀安,远谪方知行路难”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志向与现实的矛盾。诗人立志报国,却不得不面对远离朝廷、被贬谪的艰难处境,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颔联“云隔江乡来雁寂,雪飞闽岭敝貂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大雪覆盖了闽岭,连江乡也隔着云雾难以辨认,雁群因寒冷而显得寂寥。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寒冷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楚。
颈联“韩诗解道蓝关恨,贾赋聊凭鵩鸟宽”引用了韩愈和贾谊的典故,借以表达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了被贬谪的悲愤,而贾谊在《鵩鸟赋》中则通过鵩鸟的出现来寄托自己的忧思。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尾联“谁念紫皇香案吏,飘零已觉鬓毛干”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直接抒发。诗人自问,又有谁能理解自己这个在紫禁城中任职的官员如今的飘零之苦?岁月的流逝,让他的鬓发已经变得稀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与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仕途艰难的深切体会。
江南小儿不识愁,新月指作白银钩。
家人见月更欢喜,卷帘唤我登高楼。
三年留滞京华里,滚滚黄尘马头起。
一番见月一番愁,归心夜逐东流水。
在家不厌贱与贫,出门满眼多故人。
谁念天涯远游客,只有新月能相亲。
嵩岳云峰近,高居水竹幽。
筑堂依别墅,甃石带芳沟。
翠荇含风弱,红蕖著雨柔。
菱歌花外发,兰桨月中游。
卷幔红云乱,开尊碧露浮。
使君曾弭节,持斧照南州。
绿野池台暮,平泉草树秋。
吾宗多秀发,公子独清修。
屡接何蕃武,长怀贾谊忧。
拾萤供夜读,走马散春愁。
朋友频相过,琴觞每唱酬。
籍通青琐贵,文擅省闱优。
归思劳清梦,高情忆故丘。
卜邻端有约,岁晚共绸缪。
练湖七月凉雨过,白水荡荡红芙蓉。
芙蓉红尽早霜下,鸳鸯飞去何匆匆。
茜裙女儿弄虚碧,鸣榔声断无消息。
清波小藻出银鱼,落日湖山秋欲滴。
望湖接山云茫茫,鸟飞不尽青天苍。
丹阳使者坐白日,小吏开瓮春酒香。
倚栏半醉风吹醒,万顷湖光落天影。
挂冠何日隐江南,短褐纶竿上渔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