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之学未为非,日夜勤劳备岁饥。
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
神农之学未为非,日夜勤劳备岁饥。
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农舍四首(其二)》。诗中,诗人赞扬了神农氏勤劳的精神,认为他的农业知识和实践对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至关重要。第一句“神农之学未为非”表达了对古代农业智慧的认可,认为神农氏的农业知识是有价值的。
接下来两句“日夜勤劳备岁饥”,描绘了农民不分昼夜辛勤劳动,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为了预防饥荒的到来。诗人通过“雨畏禾头蒸耳出,润忧麦粒化蛾飞”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对雨水的期盼与忧虑:害怕雨水过多导致稻谷发霉(“蒸耳出”),又担忧干旱使麦粒干瘪易招虫害(“化蛾飞”)。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丰收的渴望。陆游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
知公经术富,少小足奇尚。
堂堂兰茁芽,愿言契新赏。
萧条度风霜,汴西鞍马上。
暂行几羊肠,世路蛛自网。
绿衣一秋荷,而能脱尘鞅。
圣言得微奥,理明词亦畅。
有文不带酸,馀味甚熊掌。
其中殆天全,识解自超旷。
事佛当晚年,精神著内朗。
禅谈水月澄,逸韵天风爽。
我昔尚童子,门戟过双敞。
而公见之喜,单辞幸相广。
励我多苦心,寒庖对珍享。
山花草然然,胡为岁月往。
瑞兰期远插,庶以慰黄壤。
便作阳关别,烟雨暗孤汀。
浮屠三宿桑下,犹自不忘情。
何况情钟我辈,聚散匆匆草草,真个是云萍。
上下四方客,后会渺难凭。愿诸公,皆衮衮,喜通津。
老夫从此归隐,耕钓了馀生。
若见江南苍鴚,更遇江东黄耳,莫惜寄音声。
强阁儿女泪,有酒且频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