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水丹山气旁礴,几叠香痕经手握。
何年破镜飞上天,吴淞水剪并刀薄。
江南宝绘多遗馀,王孙不归恨蘼芜。
蘼芜消歇秋风起,班姬为我歌乌乌。
翠水丹山气旁礴,几叠香痕经手握。
何年破镜飞上天,吴淞水剪并刀薄。
江南宝绘多遗馀,王孙不归恨蘼芜。
蘼芜消歇秋风起,班姬为我歌乌乌。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张雨所作,名为《赵千里聚扇上写山次韵题》。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翠绿的水面与赤红的山峦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翠水丹山气旁礴”开篇,直接勾勒出山水的磅礴气势,接着“几叠香痕经手握”则将观者引入画中,仿佛能亲手触摸到那层叠的山峦和水波。
“何年破镜飞上天,吴淞水剪并刀薄”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破碎的镜子比作飞上天的山水画卷,而“吴淞水剪并刀薄”则进一步描绘了画面的精细与轻盈,如同用薄如蝉翼的刀剪裁出的吴淞江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水的灵动之美。
后半部分,“江南宝绘多遗馀,王孙不归恨蘼芜”表达了对江南山水艺术的赞美以及对未能亲临欣赏的遗憾之情。“蘼芜消歇秋风起,班姬为我歌乌乌”则是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暗示着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也蕴含了对艺术传承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我本东海人,家住东海头。
自从丱角时,便向西州游。
迩来西游十九载,夜夜思归梦东海。
此身厌逐戎马间,落魄惟存壮心在。
今年始欲向东还,便将归老天台山。
相随仙人养鸡犬,笑弄绿水桃花间。
况闻溪上桃已熟,仙女婵娟面如玉。
春风绾结双绿鬟,舞腰解按山乡曲。
去年群仙遥见招,谓予自是王子乔。
山中何尝识酒禁,日日烂醉吹璚箫。
昨日才经四明道,故人相见惊绝倒。
间关万死得生还,颜色还同旧时好。
忽闻天吴落海隅,到海要拾明月珠。
大风三日撼天黑,海底吹折红珊瑚。
洪涛如山老蛟怒,白日江皋塞烟雾。
仙山咫尺不得归,目送冥冥塞鸿去。
棹舟惆怅却西回,侧望仙山心欲摧。
空怀帝子芙蓉阙,遥望中天雨玉台。
愁来昏昏枕书睡,呼酒狂歌不成醉。
丈夫出处真可怜,往往长遭不如意。
作书为谢丹霞仙,金堂石室无清缘。
有心未罢秋来约,更待秋风海月圆。
《寄友人》【明·王泽】我本东海人,家住东海头。自从丱角时,便向西州游。迩来西游十九载,夜夜思归梦东海。此身厌逐戎马间,落魄惟存壮心在。今年始欲向东还,便将归老天台山。相随仙人养鸡犬,笑弄绿水桃花间。况闻溪上桃已熟,仙女婵娟面如玉。春风绾结双绿鬟,舞腰解按山乡曲。去年群仙遥见招,谓予自是王子乔。山中何尝识酒禁,日日烂醉吹璚箫。昨日才经四明道,故人相见惊绝倒。间关万死得生还,颜色还同旧时好。忽闻天吴落海隅,到海要拾明月珠。大风三日撼天黑,海底吹折红珊瑚。洪涛如山老蛟怒,白日江皋塞烟雾。仙山咫尺不得归,目送冥冥塞鸿去。棹舟惆怅却西回,侧望仙山心欲摧。空怀帝子芙蓉阙,遥望中天雨玉台。愁来昏昏枕书睡,呼酒狂歌不成醉。丈夫出处真可怜,往往长遭不如意。作书为谢丹霞仙,金堂石室无清缘。有心未罢秋来约,更待秋风海月圆。
https://shici.929r.com/shici/mfyLG.html
郊园草已遍,杂卉驻余春。
游丝牵木杪,孤莺鸣水滨。
羁人怀旧居,日夕自伤神。
遥遥千里途,岂复念苦辛。
欣然入场圃,儿女各来亲。
当轩释负檐,拂去衣上尘。
老夫行役久,归来志复伸。
陶潜爱清风,张生思故莼。
援笔为此诗,示我邻里人。
惜花不是爱花娇,赖得花开伴寂寥。
树树长悬铃索护,丛丛频引鹿卢浇。
几回欲折花枝嗅,心恐花伤复停手。
每来花下每题诗,不到花前不持酒。
准拟看花直尽春,春今未尽已愁人。
才留片萼依前砌,全落千英过别邻。
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雨。
流水残香一夜空,黄鹂魂断无言语。
纵有星星在藓衣,拾来已觉损光辉。
只应独背东窗卧,梦里相随高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