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护国寺》
《送僧归护国寺》全文
宋 / 刘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暂寄长安寺,时闻宝偈传。

南归宗派盛,外护帝臣贤。

桂色陵庵雪,芝腴助茗泉。

离怀杳何许,凤刹际霞天。

(0)
注释
暂寄:暂时居住。
长安寺:古代都城长安的一座寺庙。
宝偈:珍贵的佛经。
南归:南方的佛教。
宗派盛:宗派兴盛。
外护:外部保护者。
帝臣贤:朝廷里的贤能官员。
桂色:桂树的色泽。
陵庵:陵墓或寺庙的小屋。
雪:比喻洁白。
芝腴:灵芝的肥美。
茗泉:泡茶的好泉水。
离怀:离别之情。
杳:遥远、迷茫。
凤刹:寺庙的塔,又称凤凰塔。
霞天:彩霞满天。
翻译
暂时寄居在长安寺中,时常听到珍贵的佛经诵读。
南方佛教宗派兴盛,外部保护者都是朝廷中的贤臣。
桂树的香气弥漫在白色的陵庵上,犹如雪覆盖,灵芝的美味增添了品茗泉水的韵味。
离别的愁怀漫无边际,寺庙的尖塔直入云霄,仿佛连接着彩霞天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临别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佛法盛行和僧人的敬仰之情。"暂寄长安寺,时闻宝偈传"表明诗人曾在长安寺暂居,并听闻到了宝偈的佛法传授,这里的“宝偈”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佛教经典或是对僧人的尊称。

"南归宗派盛,外护帝臣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位僧人所代表的佛教宗派的推崇,以及这种宗派对国度的保护和对君臣的教化之功。这里的“南归”可能是指僧人的返回,同时也暗示了佛法在南方的流行。

"桂色陵庵雪,芝腴助茗泉"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幽而神圣的自然景象,桂花的香气与雪的纯洁交织,芝草的灵性与泉水的甘美相辅。这可能是对僧人所居寺庙环境的形容,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的尊敬和向往。

"离怀杳何许,凤刹际霞天"则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心情。这里的“离怀”指的是离别之情,而“杳何许”则是对远方的眷恋和不舍。“凤刹”可能象征着高洁和超脱,"际霞天"则给人以飘逸通天之感。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这位僧人的离去感到既美好又难以忘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佛教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的敬重和送别时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莹中南归至衡阳作六首寄之·其二

醉里南游亦偶然,归来客舍梦初圆。

袖中沧海烦倾出,要看毫端浪拍天。

(0)

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五

因法相逢一笑开,俯看人世过飞埃。

湘南岭外休分别,圆寂光中共往来。

(0)

登洪崖桥与通端三首·其二

鸡声乱人语秀,山色涴我衣裳。

洗尽人间热恼,还君坐上清凉。

(0)

归九峰道中

四五叠峰深处,归去开荒南亩。

是非不得扶犁,春晓一蓑烟雨。

(0)

余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其六

西斋君去后,别绪乱于莎。

乃知长笑语,始奈客愁何。

(0)

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其七

明白庵前路,辛夷树已花。

窃香知犯律,匹练墨翻鸦。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