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何乃又衡州,或谓兹行乃胜游。
钟鼓相闻寻岳寺,茝兰无数踏湘流。
是中夫岂先生乐,此段聊供幽子求。
岳麓相望唯石鼓,要令吾辈务藏修。
常州何乃又衡州,或谓兹行乃胜游。
钟鼓相闻寻岳寺,茝兰无数踏湘流。
是中夫岂先生乐,此段聊供幽子求。
岳麓相望唯石鼓,要令吾辈务藏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衡州使君的一首赠诗。诗中,诗人以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衡州之行的看法,称常州与衡州虽地域相近,但此处的行程似乎更像是一次愉快的游历。他描述了寻访山寺钟声悠扬,漫步湘江边芷兰丛生的场景,暗示这里有让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
诗人接着说,这样的环境或许并不符合使君先生日常公务的需要,但对于喜好清幽的隐士来说,却是一处理想的去处。最后,他提到岳麓山与石鼓相对,寓意着衡州之地也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使君先生能在此修身养性,潜心于学问和修养。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言于景,既表达了对衡州风土人情的赞赏,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