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卷青灯寄佛场,孤高如在远林芳。
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
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
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
黄卷青灯寄佛场,孤高如在远林芳。
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
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
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
这首诗作于宋代,作者李弥逊,以其婉约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朋友间精神交流的珍视。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独到的情感寄托,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黄卷青灯寄佛场”,以黄卷青灯为背景,将读书学习与佛教修行相结合,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孤高如在远林芳"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独自享受心灵所得之美的意境。
接下来的"下帷谁识传经董,载酒时过尚白扬",通过隐约的帷幕和传经之人,以及偶尔经过的朋友携酒相聚,表现了诗人对知识交流与友谊的情感寄托。这里的“传经董”可能指的是董姓的学者或高僧,而“尚白扬”则是指仍在世上的白发长者,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对往日友情的怀念。
"华发同心犹有臭,青衿入室自知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内心世界的清净与美好。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华发”(可能指的是佛教僧侣的剃发)和“青衿”(可能是指普通百姓或士人的服饰),表达了对于不同身份、不同追求者之间内心世界的理解与尊重。
最后,“公卿本是阶庭物,莫遣行藏异素王”则是一种对朋友间情谊的肯定和珍视。诗人通过将朋友比作“阶庭物”,强调了他们之间关系的亲密无间,同时“莫遣行藏异素王”的劝诫,则是在提醒朋友们要保持纯真本性,不被世俗之尘蒙蔽心灵。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以及对朋友间情谊的珍视。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人传递出了一种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疏林过微雨,绿叶当窗垂。
缅彼古仙者,秘言良难窥。
昼观探其赜,中夜梦见之。
玉色龙凤质,金章鸾鹤姿。
称云瑕丘仲,亹亹示端倪。
玄理贯而彻,素心欣以怡。
伊余烟霞性,早岁慕无为。
惊悟但虚室,飙轮那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