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架雪知春近。闲探处、如相问。
溪流清浅暮云低,玉蓓横斜风定。
晚枝雀啅,幽姿方展,还映疏篁冷。
镜鸾妆罢明梢嫩。犹记宜相并。
如今却月别传香,知引何人幽兴。
不堪楼上,昭华吹断,声与愁肠尽。
凌寒架雪知春近。闲探处、如相问。
溪流清浅暮云低,玉蓓横斜风定。
晚枝雀啅,幽姿方展,还映疏篁冷。
镜鸾妆罢明梢嫩。犹记宜相并。
如今却月别传香,知引何人幽兴。
不堪楼上,昭华吹断,声与愁肠尽。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梅花图景。"凌寒架雪知春近",以梅花在严寒中傲立雪中的形象,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闲探处、如相问",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亲近和期待,仿佛梅花在向他传递讯息。
"溪流清浅暮云低,玉蓓横斜风定",通过清澈的溪流、低垂的暮云和静止的微风,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环境,衬托出梅花的洁白和姿态。"晚枝雀啅,幽姿方展,还映疏篁冷",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傍晚时分的动态美,鸟儿的鸣叫与梅花的静美形成对比,更显其孤芳自赏的气质。
"镜鸾妆罢明梢嫩",将梅花比喻为镜子中的鸾鸟,形容其花瓣如新妆初成般娇嫩。"宜相并"表达梅花与佳人的相似之处,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如今却月别传香,知引何人幽兴",透露出一种离别后的感伤,不知这香气会触动谁的心弦。
最后三句"不堪楼上,昭华吹断,声与愁肠尽",描绘了楼上传来的笛声,如同昭华(古代乐器名)的旋律被风吹断,那声音直入愁肠,增添了词作的哀婉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梅花为载体,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春天的期盼,也有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淡淡的离愁。
新授铜符未著绯,因君装束始光辉。
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
鱼缀白金随步跃,鹘衔红绶绕身飞。
明朝恋别朱门泪,不敢多垂恐污衣。
五夏登坛内殿师,水为心地玉为仪。
正传金粟如来偈,何用钱唐太守诗。
苦海出来应有路,灵山别后可无期。
他生莫忘今朝会,虚白亭中法乐时。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
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
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
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三郡何因此结缘,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欢喜开书后,旧事思量在眼前。
越国封疆吞碧海,杭城楼閤入青烟。
吴兴卑小君应屈,为是蓬莱最后仙。
君问西州城下事,醉中叠纸为君书。
嵌空石面标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
神鬼曾鞭犹不动,波涛虽打欲何如。
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