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宣慰尚儒臣,宾客仍收席上珍。
便有威名如敌国,更分筹画累同人。
连城簪笏官寮旧,夹道壶箪诏墨新。
归日毛锥应好在,却从丹禁演丝纶。
关河宣慰尚儒臣,宾客仍收席上珍。
便有威名如敌国,更分筹画累同人。
连城簪笏官寮旧,夹道壶箪诏墨新。
归日毛锥应好在,却从丹禁演丝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扩为楼西枢出抚关陕时所作的饯别之作,以“纶”字为韵。诗中表达了对楼西枢的敬仰与期待,以及对其使命的肯定。
首联“关河宣慰尚儒臣,宾客仍收席上珍”,赞美楼西枢作为儒臣,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出色,还能够吸引众多宾客,显示出其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颔联“便有威名如敌国,更分筹画累同人”,进一步强调楼西枢不仅有威望堪比敌国,还能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与同僚们共同筹划,展现出他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颈联“连城簪笏官寮旧,夹道壶箪诏墨新”,通过对比“连城簪笏”的旧官僚形象与“夹道壶箪”的新诏书,暗示楼西枢不仅继承了传统官员的风范,还得到了新的任命和信任,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尾联“归日毛锥应好在,却从丹禁演丝纶”,表达了对楼西枢未来的期许,希望他归来时,手中的笔(毛锥)依然锋利,能够在朝廷(丹禁)继续发挥智慧,撰写出更多有益于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丝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楼西枢个人品质、能力及未来期望的描绘,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深厚情感。
借问中朝,谁得似、相公勋旧。
记前日、风云惨淡,雷霆奔走。
万里野烟空绿树,旌旗莫卷熊罢吼。
更挺身、飞出虎狼群,人能否。
元自有,谈天口。
初不负,经纶手。
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乐圣衔杯应暂耳,不妨桐院闲清书。
愿寿杯、青与北山松,俱长久。
三子追随,文笔峥嵘,相如上林。
正遥山雨过,岚光涌翠,平湖风起,天气行金。
老我何堪,颓然于上,得共停舟赏此音。
高歌罢,似千山月冷,万壑龙吟。
玻璃莫厌杯深。
尽尘土、机关苦用心。
对湖山如此,安能不醉,交亲知己,何处重寻。
慷慨中流,阑干拍遍,离合悲欢一古今。
明朝去,向滕王阁上,暮雨孤斟。
南国昼多雾,大是写真诗。
今年何许风色,吹作雪花飞。
人道使车刚节,我道使车和气,此语未应非。
簿案尽丛杂,梅竹复参差。
钓鱼君,今老矣,复何之。
人传日边消息,四海入皇威。
况是髯张癯霍,偶有相逢今日,时复吐奇辞。
朱子有佳酒,连为倒琼*。
玉峰千古高寒,浮花细叶难相称。
风流不减,谢家林下,蔼然辉映。
最□关心,岁时伏腊,频繁荐敬。
笑人间儿女,那知许事,空脂粉,香成阵。
惭愧儿郎草草,满金杯、绿浮春莹。
此心但愿,旁*亲旧,年年康胜。
一曲龙吟,又传佳话,尊前试听。
道期颐未劳,十年今日,再安排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