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十四首·其十三》
《偈二十四首·其十三》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日出心光耀,堂堂更孤峭。

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

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

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

(0)
鉴赏

这首诗以日出为引子,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日出心光耀”寓意着光明的到来,象征着心灵的觉醒和希望的诞生。接着,“堂堂更孤峭”则可能暗示在光明中寻找独立与坚定的品质,即使在孤独中也能保持高洁。

“天阴性地昏,风寒早闭门”描绘了阴天的沉闷与寒冷,仿佛是心灵深处的迷茫与封闭。这句诗通过自然界的阴冷反衬出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渴望。

“不知天地者,刚道有乾坤”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质疑,指出那些自以为了解天地的人,实际上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宇宙的奥秘。这句诗蕴含了对知识界限的反思,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欲明还得暗,打破却浑仑”则进一步阐述了对真理追求的过程。在追求光明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黑暗,但正是这些挑战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最终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的“打破却浑仑”可能意味着通过努力和智慧,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找到解决之道。

最后,“争如回首家乡路,寒食依前是暮春”表达了对回归本源、回归内心平静的向往。寒食节是古代祭祀祖先的日子,这里可能象征着对传统价值和内心深处情感的怀念。尽管外界环境可能依旧寒冷,但内心却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如同暮春时节的生机勃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真理、自我认知以及回归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也体现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关怀与反思。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次西梁矶

西梁矶下系孤蓬,矶自峨峨水自东。

蓂荚不知经几换,几人曾此咏和风。

(0)

与杨珉游大同原

林西日月长,讲罢无馀事。

东皋策吾马,聊尔川原憩。

风景惟暮春,烟芳媚初霁。

理会尘外心,道酣淡中味。

惠然嘉友来,共此无怀世。

(0)

登黄柏最高峰

局促倦埃氛,游衍稀俦侣。

骥子能娱人,慕韩耽岣嵝。

青天卷片云,春山霁寒雨。

杖策不知疲,鱼贯何容与。

遂跻凌霄峰,徘徊以延伫。

长空极遐瞩,松阴相款语。

日昃憺忘归,清风助高举。

(0)

寒夜有怀九韶同不肖奔丧金陵

昨夜寒窗寐不成,荒迷却忆旧游情。

孤舟反侧天涯梦,千里劳君两眼青。

(0)

辞李氏宴

特感华筵美意深,不才自分实难任。

平生非欲多违忤,恐负区区雅素心。

(0)

丰安道中

宿雨初收淑气回,春山归兴正悠哉。

云烟处处依微敛,桃李家家自在开。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