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却沧江一敝裘,同声奉引醉乡游。
霞栖每忆山阴客,云霁频移剡曲舟。
傲世洞中欧似阮,问奇门下李如侯。
谁知法海多灵气,风整应难下雪鸥。
老却沧江一敝裘,同声奉引醉乡游。
霞栖每忆山阴客,云霁频移剡曲舟。
傲世洞中欧似阮,问奇门下李如侯。
谁知法海多灵气,风整应难下雪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道人云卓于来鹤洞中的情景,充满了隐逸与超脱的意味。首句“老却沧江一敝裘”以老者形象开篇,暗示了诗人的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着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穿着破旧的衣裘,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同声奉引醉乡游”则表达了诗人与道人之间心灵相通,共同在精神的醉乡中遨游,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霞栖每忆山阴客,云霁频移剡曲舟”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山间云霞与雨后的清风,展现了诗人与道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山阴之客,剡曲之舟,都是隐喻二人精神世界的美好所在。
“傲世洞中欧似阮,问奇门下李如侯”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性格与追求,他如同阮籍般傲视世俗,又像李太白一样寻求奇境,表现了他对自由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最后,“谁知法海多灵气,风整应难下雪鸥”两句,以法海(佛教中的概念,此处泛指道家修炼之地)的灵气与难以驾驭的雪鸥为喻,表达了对道家修炼境界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道人之间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交流,以及对自由、真理和自然美的不懈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和精神境界的独特感悟。
莽乾坤有情人少,天心特使相聚。
守此一腔真血性,万劫了无忧惧。谋嫁娶。
便游遍名山,也要携儿女。墨花浓处。
到地老天荒,一家骨肉,还在画中住。
高堂上,二老发何曾素。年年青鬓如故。
兰心玉色为兄弟,更指谢家之树。东风驻。
只几本桃花,他日须添补。画师亏汝。
送上界凤鸾,下方鸡犬,飞入白云去。
湖风灭烛,向万荷叶底,偷解裙幅。
隔著纱衣,珠汗原无,嫣然况是新浴。
桃笙八尺凉如水,莫冰了芙蓉脂肉。
怪一萤、红堕船唇,照出小怜横玉。
定被虞山见也,个人正睡里,来盗眉绿。
天上孤蟾,波上双鸳,替我安排金屋。
客星夜犯天孙座,是侬足潜加卿腹。
怕鬓边茉利吹香,愁得老龙难宿。
《疏影.昵鶄廔主家在虞山,尝与泛舟尚湖,招凉度夕,时水空天远,星晚月初,湖风吹衣,山翠倒影,夜色中光景奇绝,既泊舟中流,乃弛衣敷簟,并枕鹢首而卧,飞星掠鬓,斜河映胸,共道欢爱则言笑晏晏,相怜同病则悽然俯仰,自以为逢伯陵季荝以来无此乐也。聊赋此调,以追旧欢》【清·易顺鼎】湖风灭烛,向万荷叶底,偷解裙幅。隔著纱衣,珠汗原无,嫣然况是新浴。桃笙八尺凉如水,莫冰了芙蓉脂肉。怪一萤、红堕船唇,照出小怜横玉。定被虞山见也,个人正睡里,来盗眉绿。天上孤蟾,波上双鸳,替我安排金屋。客星夜犯天孙座,是侬足潜加卿腹。怕鬓边茉利吹香,愁得老龙难宿。
https://shici.929r.com/shici/EH3wtYd.html
二千年南朝金粉,飘零今在何许。
柔波依旧清溪曲。来载酒朋诗侣。弦与柱。
把锦瑟年华,销向鸥边路。赋情谁与。
有照水惊鸿,舞筵飞燕,同坐闹红处。
筝琶响,替了江关战鼓。名花开落皆数。
画篷解识新歌艳,不惯禁他风雨。眉黛语。
赚山色窥奁,江上来飞渡。归程听取。
是梦后真真,愁中小小,做就断魂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