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皇州望欲迷,涌金门外草初齐。
满山云气不见日,一雨天街都作泥。
温室树移鹦鹉去,玉津花落杜鹃啼。
断桥何日重携酒,醉和儿童唱大堤。
三月皇州望欲迷,涌金门外草初齐。
满山云气不见日,一雨天街都作泥。
温室树移鹦鹉去,玉津花落杜鹃啼。
断桥何日重携酒,醉和儿童唱大堤。
这首《钱唐春日》描绘了明朝时期杭州(古称钱唐)三月春日的景象,诗人贝琼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三月皇州望欲迷”,开篇即点出时令与地点,三月正是春意盎然之时,皇州(指京城或繁华之地)的景色令人目不暇接,仿佛连视线都被这满目的春色所吸引,难以分辨。
“涌金门外草初齐”一句,将镜头拉近,描绘了涌金门外一片新绿,嫩草刚刚长齐,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接着,“满山云气不见日”一句,转而描写山间云雾缭绕,遮蔽了阳光,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天气的变化莫测。
“一雨天街都作泥”则直接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街道上泥泞不堪的景象,虽有不便,却也增添了几分春雨润物的诗意。
“温室树移鹦鹉去,玉津花落杜鹃啼”两句,通过鹦鹉的迁徙和杜鹃的啼鸣,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借鸟语花香,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断桥何日重携酒,醉和儿童唱大堤”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春日,能再次与朋友相聚断桥,饮酒畅谈,与孩子们一同欢歌,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趣的巧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生活哲学。
太皞司春,春工著意,和气生旸谷。
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
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
九十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乳燕携雏。
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
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
满地榆钱,算来难买春光住。
初夏永、薰风池馆,有藤床冰簟纱橱。日转午。
脱巾散发,沈李浮瓜,宝扇摇纨素。
著甚消磨永日,有埽愁竹叶,侍寝青奴。
霎时微雨送新凉,些少金风退残暑。
韶华早、暗中归去。
百紫千红,占春多少,共推绝世花王。
西都万户,擅名不为姚黄。漫肠断巫阳。
对沈香亭北新妆。记清平调,词成进了,一梦仙乡。
天葩秀出无双。倚朝晖,半如酣醉成狂。
无言自省,檀心一点偷芳。念往事情伤。
又新艳曾说滁阳。纵归来晚,君王殿后,别是风光。
欧怪褚妍不自持,犹能半蹈古人规。
公权丑怪恶札祖,从兹古法荡无遗。
张颠与柳颇同罪,鼓吹俗子起乱离。
怀素猲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盲医。
可怜智永研空臼,去本一步呈千媸。
已矣此生为此困,有口能说手不随。
谁云心存乃笔到,天工自是秘精微。
二王之前有高古,有志欲购无高赀。
殷勤分付薛绍彭,散金购取重跋题。
过眼云孤,寻秋地窄,凤城今夕。
岸苇无情,盈颠为谁白。
荒坛废宇,斜照外、神鸦颜色犹昔。
灯火几家,矗高楼西北。尘香九陌。
如梦笙歌,春深旧京国。兰台再试,赋笔惘然忆。
谱入水风残调,一片鼓笳声急。
算燕鸿来去,乔木百年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