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七涵虚亭》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十七涵虚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0)
注释
水轩:水边的建筑或凉亭。
花榭:带有花卉装饰的楼阁。
妍:美丽,艳丽。
秋月:秋天的月亮。
春风:春天的风。
偏:独特,偏爱。
惟有:只有。
亭:亭子。
一物:任何东西。
万景:万物景色。
天全:大自然的完整,完美。
翻译
水轩和花榭竞相展现美丽,秋天的月色和春天的风各自有独特的魅力。
只有这座亭子空无一物,静坐其中能欣赏到万物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完整美。
鉴赏

这段诗摘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中的第十七首,名为“涵虚亭”。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其中“水轩花榭两争妍”表现了水边和花前景致之美丽竞相映照;“秋月春风各自偏”则形容秋夜明月与春日清风各有独特的情趣。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美景的不同魅力。

“惟有此亭无一物”一句,表面上看似简洁,却蕴含深意。这不仅是在描写园中亭子周围环境的清幽,而且也在暗示诗人心境的清净与超脱。最后,“坐观万景得天全”则是诗人在这宁静的空间内,通过观赏四周无限景色,体会到一种与自然合一、得道于天地之间的满足感。

整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文学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画堂春

绿窗睡起小妆残。玉钗低堕云鬟。

回纹枉寄见伊难。心绪阑珊。

翠袖两行珠泪,画楼十二阑干。销磨今古霎时间。

恨杀青山。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三城市

王孙公子少年游,醉里樗蒲信采投。

指点某庄还博直,明朝酒醒到家求。

(0)

题妙智院

江南景物可人意,梦里家山唤客愁。

岁月几何春欲暮,水云深处寺偏幽。

(0)

近承南康朝请使君宠访林圃小酌至夜公权特惠篇什谨次韵

栝柏森森覆小台,凌风采菊共衔杯。

东篱寂寞陶翁醉,连骑缤纷卫相来。

放浪五湖惭钓客,均调玉烛仰璇魁。

秋河半夜檐前转,谁泛仙槎去却回。

(0)

张虞卿挽诗

一卧东吴七十春,区区南北笑乡人。

盛开黉舍招英俊,敞辟华堂待缙绅。

婉婉重孙胜綵服,煌煌两婿拥朱轮。

铭旌已去空回首,通德门前旧是邻。

(0)

判府曹宣徽生日·其一

星杓指未月增弦,神选良时协半千。

恭慎动遵长乐意,洁清能绍冀王贤。

缓垂相印淹公论,坚请州符避剧权。

四十拥旄非不贵,更看黄发珥貂蝉。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