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名家占上栏,胭脂凝袖倚琅玕。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
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
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
魏氏名家占上栏,胭脂凝袖倚琅玕。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
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
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
这首诗描绘了紫牡丹的华美与高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紫牡丹的形态、香气以及它所营造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魏氏名家占上栏”,点出紫牡丹作为名贵花卉的地位,仿佛是贵族家族中的佼佼者,占据着显赫的位置。接着,“胭脂凝袖倚琅玕”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紫牡丹比作女子的衣袖,轻轻倚靠在翠绿的竹子上,既展现了花朵的娇艳欲滴,又赋予了其一种温婉的姿态。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紫牡丹的香气和环境的氛围。蒲桃锦幄,即如锦缎般的葡萄藤蔓,这里用来形容紫牡丹周围的环境,暗示其生长环境的优雅与丰富。而“紫海春波夜不寒”则通过想象紫牡丹如同一片紫色的海洋,在夜晚依然充满生机与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紫牡丹生命力的赞美。
接下来,“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两句,运用了洛神和飞燕这两个典故,分别从神话和自然的角度,进一步烘托紫牡丹的神秘与灵动。洛妃乘雾而下,象征着紫牡丹的超凡脱俗;飞燕避风而观,则表达了紫牡丹在风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两句,以音乐为喻,表达了对紫牡丹美的欣赏与赞叹。檀槽,指乐器的木制部分,此处借指音乐,暗示紫牡丹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它所引发的内心情感的共鸣。撩乱韶光,意为扰乱了时光的宁静,难以用曲子来完全表达对紫牡丹之美的感受,强调了紫牡丹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气质与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刬春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
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
寒入山骨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鼓。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
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拖肠鼠。
溶溶浸此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岁乳。
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捲天宇。
谷草凝烟色净明,野猿悲露声清苦。
绿苔锁径阻清游,白鹤凌霄唤冲举。
紫元景曜神府君,仙灵咏其洞天主。
画屏幻出金芙蓉,仙杯琢就石鹦鹉。
当时此地蔡寻真,青鸾一去今何许。
锦阁凭空银海寒,宸书丽天丹凤翥。
竹炉烧起紫旃檀,古琴呜咽鸣中吕。
曲罢萧萧天籁动,长笑一声朝帝所。
《三级泉》【宋·白玉蟾】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九层峭壁刬春空,三级鸣泉飞暮雨。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寒入山骨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鼓。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拖肠鼠。溶溶浸此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岁乳。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捲天宇。谷草凝烟色净明,野猿悲露声清苦。绿苔锁径阻清游,白鹤凌霄唤冲举。紫元景曜神府君,仙灵咏其洞天主。画屏幻出金芙蓉,仙杯琢就石鹦鹉。当时此地蔡寻真,青鸾一去今何许。锦阁凭空银海寒,宸书丽天丹凤翥。竹炉烧起紫旃檀,古琴呜咽鸣中吕。曲罢萧萧天籁动,长笑一声朝帝所。
https://shici.929r.com/shici/Mm7Rb3YZ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