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水浮桥过,驱车廿里途。
行宫卓午到,春景昔年符。
为见新耕少,亟筹旧潦输。
芸帷将绨几,纵好不知娱。
潞水浮桥过,驱车廿里途。
行宫卓午到,春景昔年符。
为见新耕少,亟筹旧潦输。
芸帷将绨几,纵好不知娱。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清宫外的烟郊行宫所见所感。首句“潞水浮桥过,驱车廿里途”,生动地展现了从潞水浮桥经过,驾车行驶了二十里的景象,既体现了行程的遥远,也暗示了旅途的辛苦。
接着,“行宫卓午到,春景昔年符”两句,点明了到达行宫的时间和季节,以及与往年春天相似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为见新耕少,亟筹旧潦输”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新耕的土地稀少,旧年的积水问题亟待解决,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景气,以及治理者的忧国忧民之心。
最后,“芸帷将绨几,纵好不知娱”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态度,即使拥有如芸帷、绨几这样的奢侈品,也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流露出对物质享受的淡然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帝王对国家、民生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宫额涂黄。怕笺凝怨墨,酒渍离觞。
红楼春寄梦,青琐夕生香。花气暖,柳阴凉。
棹曲水沧浪。爱弄娇、临流梳洗,顾影低相。
桃花结子成双。纵题红去后,枉误刘郎。
琴心挑别恨,莺羽学新妆。千万恨,恼愁肠。
便憔悴何妨。待共伊、平消别后,几度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