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悠悠白昼长,空斋睡起拂匡床。
不须甲煎添金鸭,气泛崇兰满几香。
炎夏悠悠白昼长,空斋睡起拂匡床。
不须甲煎添金鸭,气泛崇兰满几香。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独坐空斋,午睡醒来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特有的宁静与清凉之感。
首句“炎夏悠悠白昼长”,开篇即点明了夏日的炎热与漫长白昼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夏日特有的氛围。接着,“空斋睡起拂匡床”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午睡后的场景,通过“拂匡床”的动作,既表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心照料,也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不须甲煎添金鸭,气泛崇兰满几香。”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清新的气息。诗人不需要使用甲煎(一种古代用于驱蚊的香料)和金鸭(一种香炉),因为空气中自然弥漫着崇兰(兰花的一种)的香气,这种香气不仅充满了书桌周围的空气,还弥漫在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成功地捕捉并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段静谧时光,通过对环境、人物活动及自然气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体悟。
梦想南亭倚翠岑,手栽松竹已成阴。
白云不是无留意,出得山来四海心。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
想其挥扫时,天匠无雕锼。
倒下百箧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疮疣。
乃如丑老妇,见此明镜羞。
美言反见诵,伦拟非其俦。
扶树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宫,使我商以讴。
相搏如风雷,直与郊愈侔。
子趋则甚易,于我宁得不。
力敌气遂作,声应律乃酬。
譬如楚汉翁,画地争鸿沟。
我才非子对,何足当戈矛。
幸子时见过,高吟消百忧。
古剑沈来不可寻,白沙堆下葬黄金。
凭君莫向大江哭,泪入黄泉冤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