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徵,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0)
翻译
纨绔子弟不会饿死,但读书人常因学问误身。
请您静下心来听我说,我将详细陈述我的经历。
我年轻时,就已作为朝廷的宾客参与国家大事。
我读书无数,下笔如有神助。
我的文才可比扬雄,诗歌直追曹植。
李邕想见我一面,王翰希望与我为邻。
自认为才华出众,能迅速在仕途上崛起。
我志在辅佐君王至尧舜之境,使民风淳朴。
然而理想落空,只能边走边唱,并非隐居避世。
骑着驴游历京城多年,常受富贵人家冷遇。
早晨敲富人的门,傍晚却只能跟在肥马后尘中。
残羹剩饭,处处暗含辛酸。
皇上曾征召我,我一度希望能得到重用。
但如今像鸟折翅,仕途坎坷,无法展翅飞翔。
深感您的厚待,深知您的真诚。
在百官面前,我常朗诵您的佳句。
我羡慕贡公的得意,却难以忍受原宪的贫穷。
心中郁郁不乐,只是四处奔波。
如今想要东入大海,又将西行入秦。
仍怀念终南山,回望清渭河畔。
常想报答您的饭食之恩,更不舍离开大臣的职位。
白鸥在浩渺的大海上消失,谁能驯服这万里长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通过深刻的自我鉴赏和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个人才华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透露着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

"纨裤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一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上学者与士人的两种境遇,前者可能因为贫穷而亡,后者则因名义之争而自毁。这既是对当时士人处境的无奈,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洞察。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学识和才华,以及他年轻时便已对国家大事充满关心和参与的热情。通过强调自己读遍万卷书、文笔生风,表达了诗人自信而不失谦逊的一面。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和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这两组句子,通过提及古代文学大家和自己的交往,表明了诗人在文学上的自信与其广泛的文化圈层。

整首诗中,对于生活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流露,使得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这种对比与自我鉴赏的方式,也让这首诗成为研究古代文人心态的一扇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一位才华横溢、却又不得志的士人的内心世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一个才子式的人物形象。他的才情与困顿交织,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世俗束缚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夜坐

寂寞灯花慰客情,湿云收尽月还明。

夜寒不作东归梦,坐听空山落叶声。

(0)

偈颂七十六首·其二十七

一阳来复,万汇发生。寒谷回春,冰河解冻。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七十九

无味乃真味,真味真无味。

若知真味者,更不说真味。

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走。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八十七

三日前,五日后,药若不瞑眩,厥疾弗瘳,折脚云门见睦州。

(0)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八

千载岩前树,曾无刀斧痕。

羚羊才触著,满地叶纷纷。

(0)

淈?

抓头忘痒处,弄物不知名。

一个无分晓,千金买不成。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