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山居僻,贫无异味尝。
擘黄新栗嫩,炊白早籼香。
渐减家人病,徐添夜气凉。
凭谁理荒秽,篱落菊苗长。
秋到山居僻,贫无异味尝。
擘黄新栗嫩,炊白早籼香。
渐减家人病,徐添夜气凉。
凭谁理荒秽,篱落菊苗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对贫寒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自然的情怀。"秋到山居僻,贫无异味尝"表明诗人隐居于深山之中,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过着清贫但自得其乐的生活。"擘黄新栗嫩,炊白早籼香"则是对日常饮食的一种写照,其中"擘黄"指的是剥去果实外皮,"炊白"可能是指煮粥或其他食物,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和享受。
接下来的"渐减家人病,徐添夜气凉"则表现了随着秋天的到来,一些疾病开始好转,而夜晚的凉意也逐渐加重,这里体现了一种对自然规律顺应的态度。最后两句"凭谁理荒秽,篱落菊苗长"中,诗人可能是在询问在这偏僻之地,有谁能理解他这种清贫自守的心境,"篱落菊苗长"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自予来兹山,幽怀不一展。
秋飙振重襟,眷言陟层巘。
石蹬恣盘纡,修路扪萝践。
策足已忘疲,游心遂临缅。
诸岭旷奔逸,一溪带回转。
悠然见吾庐,茅茨现清浅。
蒙茸杂树间,轻烟未全敛。
观物理已惬,欣怀道可卷。
难辞原宪贫,未待邴生免。
适我邱园志,庶几尘累遣。
朝欢未唱,又拥鬟凄语。一舸横江唤东去。
甚红深坐蝶,翠隙眠莺,等一霎,帘外落花风雨。
腕阑丝五彩,解系郎腰,要使心心系能住。
第二小红桥,纸阁芦帘,记杨柳、绿阴阴处。
怕柳外、青山盼人人,也日日凝愁,减来清妩。
我屋虽萧条,欣与子同居。
嘉辰与永夕,觞咏得相俱。
而胡好出游,十日九跨驴。
明月照万里,停云在庭除。
入门坐我床,探我囊中书。
读之莞尔笑,谓我兴有馀。
我诗世不好,见者掷道隅。
君情倘相契,赠比双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