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多纷攘,宇宙弥氛埃。
故友晨星然,往往沦劫灰。
幸得莫逆交,子舆从子来。
道义本契合,心迹无疑猜。
不徒千斛舟,置此坳堂杯。
动静必与俱,书林日徘徊。
一闻骊驹驾,黯然肠九回。
从今子陵台,目睫常嵬嵬。
今古多纷攘,宇宙弥氛埃。
故友晨星然,往往沦劫灰。
幸得莫逆交,子舆从子来。
道义本契合,心迹无疑猜。
不徒千斛舟,置此坳堂杯。
动静必与俱,书林日徘徊。
一闻骊驹驾,黯然肠九回。
从今子陵台,目睫常嵬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名为《次青溪后二章为别(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今古多纷攘,宇宙弥氛埃。”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历史长河中的纷争与尘埃,这两句通过宏大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
“故友晨星然,往往沦劫灰。”这里的“故友”指的是旧日的朋友,“晨星”形容他们如同清晨的星辰般纯洁与珍贵,而“沦劫灰”则暗示了这些美好的时光和人际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和悲凉情怀。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幸得莫逆交,子舆从子来。道义本契合,心迹无疑猜。”这里,“莫逆交”指的是那些能够穿越时空、不变的深厚友情;“子舆从子来”则表明了这种友谊是由内而外,由远及近,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动摇。诗人认为,真正的朋友之间有着共同的道义和心灵上的契合,这种关系是无需猜疑的。
接着,“不徒千斛舟,置此坳堂杯。”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与精神寄托之间的选择。尽管有“千斛舟”的巨大财富,但诗人更愿意把心灵寄托于简陋的“坳堂杯”中,这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在最后几句中,“动静必与俱,书林日徘徊。”这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无论是动是静都要相伴随行的情感。而“书林”则象征着知识、文化和精神的栖息之地,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徜徉自得。
“一闻骊驹驾,黯然肠九回。”当听到朋友有所动作或消息时,诗人的内心就会涌上无限的思念和感慨。这不仅是对友情深厚的情感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之重要性的认识。
最后,“从今子陵台,目睫常嵬嵬。”这里“子陵台”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精神寄托。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时刻将这种高洁、坚固的情感视野保持在心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谊和时间流逝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画船催鼓送将行,一醉离觞下玉京。
延阁漏间空紫橐,洞庭波起猎红旌。
曾冠獬廌奸回讋,却佩龙泉种落惊。
莫向江城叹卑湿,贾生不信使群荣。
贤侯谢郡归,从游乐吾党。
林泉富余地,卜筑疏陈莽。
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
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
得名因笑谈,挥墨粲题牓。
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
人心乐且间,鸟意颉而颃。
吟樽敞花轩,醉枕酣风幌。
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纲。
红袂生暗香,清弦泛余响。
林深隐飞盖,岸曲迟去桨。
波光栏槛明,竹气衣巾爽。
虚容凉樾人,影与文涟荡。
晨飚转绿惠,夕雨滋膏壤。
嘉辰喜台朋,命驾期屡往。
觞咏陶涉真,世俗岂吾倣。
得以为胜游,萧然散烦想。
公子固好士,世德复可像。
今此大基构,不图专奉养。
美哉风流存,来叶足师仰。
《来燕堂聊句》【宋·王珪】贤侯谢郡归,从游乐吾党。林泉富余地,卜筑疏陈莽。是时春正中,来燕音下上。若贺大厦成,喜留众宾赏。得名因笑谈,挥墨粲题牓。所夸贤豪盛,岂止池榭广。人心乐且间,鸟意颉而颃。吟樽敞花轩,醉枕酣风幌。轻云薄藻栋,初日丽珠纲。红袂生暗香,清弦泛余响。林深隐飞盖,岸曲迟去桨。波光栏槛明,竹气衣巾爽。虚容凉樾人,影与文涟荡。晨飚转绿惠,夕雨滋膏壤。嘉辰喜台朋,命驾期屡往。觞咏陶涉真,世俗岂吾倣。得以为胜游,萧然散烦想。公子固好士,世德复可像。今此大基构,不图专奉养。美哉风流存,来叶足师仰。
https://shici.929r.com/shici/nf4RcUgTjA.html
万里来持聘玉通,今宵宾燕为谁同。
羌歌自醉天山北,汉节先随斗柄东。
半夜腾装吹朔雪,平明跃马向春风。
使车少别无多恋,只隔燕南一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