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桃临水寺,幽会得文襟。
移石分花坐,含毫对酒吟。
日斜幡影倒,风断磬声沉。
人散清溪暮,莺啼出柳林。
看桃临水寺,幽会得文襟。
移石分花坐,含毫对酒吟。
日斜幡影倒,风断磬声沉。
人散清溪暮,莺啼出柳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春日寺庙景象。诗人置身于桃树与流水之间,环境之幽静,心境之平和,跃然纸上。通过“移石分花坐,含毫对酒吟”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酒助兴,以笔抒情的生活态度。日落时分,幡影倒映,风停后钟磬之声渐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人散清溪暮,莺啼出柳林”一句,以鸟鸣衬托出夜晚的寂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之美。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的闲适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握手情何尽,为郎鬓已秋。
那为岊上别,转作秣陵游。
贾傅狂唯甚,王阳道必优。
时犹遇舜禹,志窃慕伊周。
风断黄金市,云愁白鹭洲。
从容赴散地,一似卧林丘。
宝剑缘轻试,明珠岂暗投。
经纶晚自计,只漫钓鱼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