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幽期越水头,蒹葭白露满中流。
空悬仲举千秋榻,苦恋休文八咏楼。
玉笛关山偏引恨,珠帘云雾迥生愁。
惟应天柱寻仙客,曳履孤峰尽夜游。
怅望幽期越水头,蒹葭白露满中流。
空悬仲举千秋榻,苦恋休文八咏楼。
玉笛关山偏引恨,珠帘云雾迥生愁。
惟应天柱寻仙客,曳履孤峰尽夜游。
此诗《再叠前韵寄祝生时明元以舟溯之不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
首句“怅望幽期越水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仿佛在幽静的越水边眺望,心中充满期待与惆怅。接着,“蒹葭白露满中流”一句,运用了《诗经·蒹葭》中的意象,以芦苇和白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沉,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氛围。
“空悬仲举千秋榻,苦恋休文八咏楼”两句,借用了东汉名士陈蕃为徐孺子设下榻的故事和南朝文学家沈约的别号“休文”,以及他创作的《八咏》诗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这里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玉笛关山偏引恨,珠帘云雾迥生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玉笛声在关山之间回荡,引发了诗人的忧愁与遗憾;珠帘后的云雾缭绕,更添了几分迷离与哀伤。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惟应天柱寻仙客,曳履孤峰尽夜游”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天柱山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所在,诗人想象自己如同仙人一般,在孤峰上漫步,直至深夜。这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自然和理想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阿髯学升堂,干母思靡悔。
文成艺桃李,不言行道兑。
阿苏妙言语,机警欲无对。
子姓何预人,兰玉要可佩。
长安初见君,君颔微有须。
后于河内逢,秀峻美髯胡。
又会在桐乡,谈时多孟卢。
宁书得天然,钟王不能奴。
荏苒三十载,邂逅遇京都。
朝接北扉饭,暮应西垣呼。
坐中如梦寐,相语故人无。
昔由处士召,胸怀开庙谟。
今看髭已白,议论耻非夫。
拜章陈时事,皆与相意符。
其识固不浅,其用当亦殊。
人多惜老大,我复叹羁孤。
终朝重相笑,为君倾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