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住持,不言规矩。聚三百僧,说无义语。
平生要讨便宜,落水也求乾处。
潦倒住持,不言规矩。聚三百僧,说无义语。
平生要讨便宜,落水也求乾处。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明辩所作的《自赞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位生活潦倒却依然担任住持的僧人形象,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清规戒律,而是聚集了三百名僧侣,谈论一些看似无意义的话语。他的性格特点表现为一生追求个人利益,即使陷入困境,也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哪怕是水中捞月般的幻想。
诗中"潦倒住持"四字,形象地刻画出人物的落魄状态,而"不言规矩"则暗示了他的特立独行和不受约束。"说无义语"可能指他的言论超脱世俗,不拘泥于教义的常规解释。"平生要讨便宜"直接表达了他对利益的追求,"落水也求乾处"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逆境中也要寻找生存或解脱之道的心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性格鲜明、行为独特的僧人形象,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叶君乎仲兰,果以忧郁死。
平生千载期,一朝成逝水。
自与弱冠交,百间不踰始。
直恐寝食离,若将性命委。
每约潜深山,十年读经史。
动因多事故,飘泊异行轨。
迩闻君病剧,吾已客千里。
谁知慰问书,竟作墓前诔。
意外得凶讣,有泪不能弭。
黯绝一寸心,若堕九渊底。
惨尔兄弟殂,茕茕各无子。
大祧悬千钧,危哉一发恃。
可怜伯道贤,遽等若敖鬼。
身后馀遗文,茫茫付谁氏?
遥知湖上楼,败叶飘故纸。
咄嗟眼中人,存者尚有几。
降殃必及善,天道或未尔。
岂我叶仲兰,竟以忧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