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与佛教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这两句用“上竺”指代高耸的山峰,“诸峰”则强调其众多和连绵,通过对比“深”字的反复使用,以及“一掩”和“翠云衿”的形象描绘,传达出山势层叠、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观。同时,“翠云衿”也隐含了自然之美与神秘的色彩。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这两句则转向描写诗人所处环境的人文氛围。“人迹无来路”表达了一种偏远与孤寂,也隐喻了世间纷扰的淡化;“动地钟声与梵音”则是对佛寺中常见声音的描绘,“动地”形容钟声之大,足以震撼心灵,“梵音”即佛教中的念经声,这些声音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宗教氛围。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山水与佛教生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神圣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净化。
便乘天骥上通逵,笑拂吴钩气益奇。
徐庶交游尽名士,王维才艺重当时。
西风星斗寒芒动,落日川原秋兴悲。
莫向黄金台上望,霸图消歇草离离。
忆昨东京拜相时,武夫前导争驱驰。
上奉天子一人命,下率百寮罗纲维。
泰阶赐膳侑金币,上食供进黄门赍。
夜来胡尘犯边土,手握亿万兵擒虏。
挥扬杀气横九秋,指挥猛将皆貔虎。
八荒扫荡沙漠空,旋师奏凯明皇宫。
英雄富贵皆长事,辞荣解绶归兴浓。
白石如玉泉如酥,河清海晏乐耕锄。
雉鸣麦秀花卉敷,亲朋会合情欢娱。
有子可教孙可训,有书可读田可租。
常愿年丰五谷登,斯民安堵心则愉。
芰荷风、涤面恰麦秋,应倒著春衣。
渡晓溪云湿,日流尘脚,露滉蛛丝。
调翼受风雏燕,弱不解争泥。
衬琅玕锦院,竹外蔷薇。
立久阑干凭暖,看行鱼吹沫,波晕平池。
藓痕斑础石,渐雨熟梅时。
傍短篱、成团粉蝶,掠野花、相逐□高低。
忘言处,徽弦乍拂,流水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