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七》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0)
注释
上竺:指上竺寺,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复深:层层叠叠,非常深远。
翠云衿:形容青翠的山峰如同穿着绿色的衣襟。
只言:原以为。
人迹无来路:没有人烟的道路。
动地:震撼大地。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梵音:佛教诵经或祈祷的声音。
翻译
上竺山的峰峦深深又深深,一层层遮掩在青翠的云雾之中。
原以为这里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却传来震撼大地的钟声和梵唱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与佛教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这两句用“上竺”指代高耸的山峰,“诸峰”则强调其众多和连绵,通过对比“深”字的反复使用,以及“一掩”和“翠云衿”的形象描绘,传达出山势层叠、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观。同时,“翠云衿”也隐含了自然之美与神秘的色彩。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这两句则转向描写诗人所处环境的人文氛围。“人迹无来路”表达了一种偏远与孤寂,也隐喻了世间纷扰的淡化;“动地钟声与梵音”则是对佛寺中常见声音的描绘,“动地”形容钟声之大,足以震撼心灵,“梵音”即佛教中的念经声,这些声音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宗教氛围。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山水与佛教生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神圣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净化。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悦心北上

便乘天骥上通逵,笑拂吴钩气益奇。

徐庶交游尽名士,王维才艺重当时。

西风星斗寒芒动,落日川原秋兴悲。

莫向黄金台上望,霸图消歇草离离。

(0)

贺胡西轩入道

世外尘霞净绮纨,天风吹梦绕笙鸾。

清名久上丹台箓,散秩新除紫府官。

九酝霞觞分帝所,千秋银榜表仙坛。

蔡经一见心相契,应许亲传蜕骨丹。

(0)

题扇上画·其一

老树千年古,精灵变化奇。

纯阳有道士,犹且被渠知。

(0)

书弋阳馆

忆昨东京拜相时,武夫前导争驱驰。

上奉天子一人命,下率百寮罗纲维。

泰阶赐膳侑金币,上食供进黄门赍。

夜来胡尘犯边土,手握亿万兵擒虏。

挥扬杀气横九秋,指挥猛将皆貔虎。

八荒扫荡沙漠空,旋师奏凯明皇宫。

英雄富贵皆长事,辞荣解绶归兴浓。

白石如玉泉如酥,河清海晏乐耕锄。

雉鸣麦秀花卉敷,亲朋会合情欢娱。

有子可教孙可训,有书可读田可租。

常愿年丰五谷登,斯民安堵心则愉。

(0)

八声甘州

芰荷风、涤面恰麦秋,应倒著春衣。

渡晓溪云湿,日流尘脚,露滉蛛丝。

调翼受风雏燕,弱不解争泥。

衬琅玕锦院,竹外蔷薇。

立久阑干凭暖,看行鱼吹沫,波晕平池。

藓痕斑础石,渐雨熟梅时。

傍短篱、成团粉蝶,掠野花、相逐□高低。

忘言处,徽弦乍拂,流水先知。

(0)

西江月

杨柳雪融滞雨,酴醾玉软欺风。飞英簌簌扣雕栊。

残蝶归来粉重。罨画扇题尘掩,绣花纱带寒笼。

送春先自费啼红。更结疏云秋梦。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