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不暇理椽茅,只倩江山围一遭。
林鸟乐时知地僻,岭云閒处觉天高。
春衫著破重连线,臈酒擎乾独榨糟。
且把杯盘聊自适,不须平地起风涛。
贫居不暇理椽茅,只倩江山围一遭。
林鸟乐时知地僻,岭云閒处觉天高。
春衫著破重连线,臈酒擎乾独榨糟。
且把杯盘聊自适,不须平地起风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贫居不暇理椽茅,只倩江山围一遭”表明诗人因贫穷无暇修缮房屋,只能环视周围的江山作为自己的界限。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心中的自在与超然。
接着“林鸟乐时知地僻,岭云閒处觉天高”则写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感受。林间的鸟儿欢声歌唱,使得诗人知道这里虽然偏僻,但却有自己的乐趣;而远处的山岭与飘逸的云彩,又让人感到天空的辽阔和高远。
“春衫著破重连线,臈酒擎乾独榨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况。春日里,诗人穿着已经破损需要重新缝补的衣衫,这种贫困的景象与其隐逸的意愿形成对比;而“臈酒擎乾独榨糟”则描绘出诗人即便是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生活中简单的快乐。
最后,“且把杯盘聊自适,不须平地起风涛”表达了诗人的心态。他不需要在平坦的大地上制造波涛,只是随遇而安,偶尔举杯饮酒,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写,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通衢暖辔出邢台,突有池台号柳溪。
自过淮来无此趣,千年华屋但鸡栖。
太华山头有古柏,宿柯成铜根化石。
自从出地受雪霜,直到于今几千尺。
向来移种向中州,挽之不动艰万牛。
根连玄圃渗七泽,凤凰将雏鸣上头。
春草寒花几衰歇,枯蔓朽株风屡拔。
岿然此柏安如山,匝地清阴覆椒樾。
不辞孤立成大厦,匠石踌蹰少须暇。
雨过芙蕖满曲塘,端疑翠盖拥新妆。
风翻圆碧田田叶,露浥深红苒苒香。
根出淤泥成妙净,气侵虚阁愈清凉。
开花不待秋风起,景物依然类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