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
山房竹雨过,帘影霭春云。
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僧舍内,竹雨轻敲,帘后春云缭绕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山房竹雨过”一句,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清幽和静谧。接着,“帘影霭春云”进一步渲染出室内的淡雅氛围,如同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
诗人感叹能在此时此地与高雅的隐士吕隐君相遇,感觉就像遇见了知音好友——“得与幽人会,何殊见此君”。这里的“此君”既指竹子,也暗指吕隐君,表达了诗人对吕隐君的敬仰和与之交流的欣喜。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借景抒怀,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的诗作。高启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感受到禅意与文人的雅趣。
我忆弦歌武城宰,流风馀韵今安在。
卓哉吕侯英妙年,碧梧翠竹何娟娟。
却金海隅光使节,寒露玉壶浸霜月。
牛刀小试鸣南州,长天雕鹗横高秋。
丹诚烱烱慈仁父,反风灭火并伏虎。
琴堂有教肃簪裾,犴狱虽设期空虚。
南邻北里童与冠,含哺鼓腹相泮涣。
春郊桑柘涨丛丛,秋原禾黍迷西东。
邻封野人拜佳政,乐与舆人共涵泳。
桃李阴阴清昼长,牙签玉轴森琳琅。
列圣群贤屹相向,蓍龟指南如视掌。
河海何曾择细流,泰山固不辞土壤。
百尺竿头事若何,濯缨一曲沧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