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二十四栖月崖》
《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二十四栖月崖》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

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

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静宜园中栖月崖在特定季节和时间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月光洒落于空旷亭台和悬崖之上的静谧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首句“秋夕溶溶际”,描绘了秋季夜晚月色如溶,温柔而广阔,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柔和的基调。接着,“春宵淡淡时”则转换至春季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万物显得更加柔和与生机勃勃,形成鲜明的季节对比。

“亭虚全约白”一句,写出了月光洒满空亭的场景,亭子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而纯净。“崖迥半含规”则描绘了悬崖在月光下的轮廓,仿佛月亮的一部分被悬崖遮掩,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认为这种静谧的美只有在内心平静之时才能真正体会。这里的“环”可能指的是周围环境或景观,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最后,“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借用神话中的嫦娥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下栖月崖美景的喜爱与向往,暗示了此处是心灵得以栖息与安宁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栖月崖在不同季节和时间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情感和哲思。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老翁时问讯,不死近何如。

梦里数竿竹,床头一卷书。

为人终直率,对客怪粗疏。

午后睡方足,行行过草庐。

(0)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白鹤亦有泪,悲凉与世同。

要从今日事,稍见古人风。

笛里声初断,囊中药屡空。

只留天一线,呼吸可能通。

(0)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

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

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

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

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

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

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

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

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

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

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

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

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

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

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

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

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0)

闻耀寰仓卒就道

边塞虽云苦,久客亦有情。

况复饮啄多,相与若弟兄。

言别已两月,依依不能行。

昨日顾荒寺,犹云候层冰。

今晨寄声来,急促事长征。

牛车满残帙,牵儿苦伶仃。

岂不惜离别,严驱无暂停。

寸心未一言,遥遥望前尘。

(0)

久别离

久别离,已见塞鸿三度四度向南飞。

前岁寄书今岁至,开椷一片血淋漓。

读不得尽,卷而怀之,夜半作书报君知。

前有平安两字,后有相思一词。

后头是实前头非,殷勤拜祝泪纷披。

书来已辛苦,书去见何时。

(0)

六鱼

皎洁侵寒陌,雰霏二月初。

梨花香未散,随影落吾庐。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