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
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
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
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
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
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
这首诗描绘了静宜园中栖月崖在特定季节和时间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月光洒落于空旷亭台和悬崖之上的静谧氛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首句“秋夕溶溶际”,描绘了秋季夜晚月色如溶,温柔而广阔,为整幅画面奠定了柔和的基调。接着,“春宵淡淡时”则转换至春季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万物显得更加柔和与生机勃勃,形成鲜明的季节对比。
“亭虚全约白”一句,写出了月光洒满空亭的场景,亭子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而纯净。“崖迥半含规”则描绘了悬崖在月光下的轮廓,仿佛月亮的一部分被悬崖遮掩,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认为这种静谧的美只有在内心平静之时才能真正体会。这里的“环”可能指的是周围环境或景观,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最后,“嫦娥馀结习,到此几栖迟”借用神话中的嫦娥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月光下栖月崖美景的喜爱与向往,暗示了此处是心灵得以栖息与安宁的地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栖月崖在不同季节和时间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情感和哲思。
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
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
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
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
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
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
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
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
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
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
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
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
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
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
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
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明·释函可】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https://shici.929r.com/shici/UvuwheWGti.html
边塞虽云苦,久客亦有情。
况复饮啄多,相与若弟兄。
言别已两月,依依不能行。
昨日顾荒寺,犹云候层冰。
今晨寄声来,急促事长征。
牛车满残帙,牵儿苦伶仃。
岂不惜离别,严驱无暂停。
寸心未一言,遥遥望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