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离,已见塞鸿三度四度向南飞。
前岁寄书今岁至,开椷一片血淋漓。
读不得尽,卷而怀之,夜半作书报君知。
前有平安两字,后有相思一词。
后头是实前头非,殷勤拜祝泪纷披。
书来已辛苦,书去见何时。
久别离,已见塞鸿三度四度向南飞。
前岁寄书今岁至,开椷一片血淋漓。
读不得尽,卷而怀之,夜半作书报君知。
前有平安两字,后有相思一词。
后头是实前头非,殷勤拜祝泪纷披。
书来已辛苦,书去见何时。
这首《久别离》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苦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塞鸿”南飞的景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久别离,已见塞鸿三度四度向南飞。” 开篇即以“塞鸿”南飞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与亲人之间的长久分离,鸿雁的迁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前岁寄书今岁至,开椷一片血淋漓。” 描述了去年所寄的书信终于在今年到达,但打开一看,却是满纸血痕,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书信在传递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暗示了信中内容的沉重与悲痛。
“读不得尽,卷而怀之,夜半作书报君知。” 表达了诗人对信件内容的不忍卒读,只能将其卷起藏于怀中,深夜时分,又提笔给对方写信,传达自己的情感。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
“前有平安两字,后有相思一词。” 说明信中既有对对方平安的问候,也有对彼此相思之情的表达,前后对比,既温暖又哀伤。
“后头是实前头非,殷勤拜祝泪纷披。” 这句话揭示了信中内容的真实性与情感的真挚,诗人通过泪水表达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回忆,充满了深情厚意。
“书来已辛苦,书去见何时。”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书信传递的艰难和对再次相见的渴望,体现了离别之苦与对团聚的无限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
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子房之师赤松子,三千年前亦居此。
飞行恍惚谁解寻,漫说至今犹不死。
松花酒熟何处游,瑶草自绿春岩幽。
群羊卧地散如石,老鹿耕田驯似牛。
闻有隐君子,乃是学仙者。
自从入山中,不曾到山下。
世人莫知其姓名,以山呼之不敢轻。
樵夫忽见苦未识,识疑便是黄初平。
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茯苓夜煮倘许飧,铁杖来敲石门响。
十年世事渐多更,自叹而今岂复生。
未有佳儿书谩读,既无俗客酒频倾。
烟生远坞闻鸡唱,潮落平沙见蟹行。
秋后思归凡几度,夕阳江上望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