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阳山》
《望阳山》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青溪欲尽转逶迤,卧对阳山舟自移。

闻有高人何处在,白云红叶影离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青溪欲尽转逶迤”,描绘了青溪蜿蜒曲折,即将尽头时的景象,给人一种悠长而深远的感觉。这里的“逶迤”二字,生动地刻画出了水流的曲折与绵延,仿佛能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其流动的韵律。

接着,“卧对阳山舟自移”一句,将画面进一步推进,诗人仿佛躺在船上,面对着阳山,随着溪流缓缓移动。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船的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转,同时也寓意着诗人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闻有高人何处在,白云红叶影离离”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位隐居的高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远离尘嚣,隐居于自然之中,与世无争。这里的“白云”和“红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而“影离离”则描绘了这些景物在水面投下的倒影,既静态又动态,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宁静与和谐之美。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咏无住观中物四首·其三驯鸽

日长行散步庭皋,插羽佳人媚寂寥。

五色别成铺地锦,千铃忽起半天娇。

(0)

请告杜门大司成张公少宗伯赵公学士余公携觞见枉分韵得桑字

病起闲门日自长,晚云珍树郁苍苍。

驺呵并枉乌衣巷,簪盍聊呼白玉堂。

此别孤踪各朝野,只今何事不沧桑。

诸贤莫厌飞觞紧,万拆声中满路霜。

(0)

子厚第三书孤愤之怀极矣男子要自有出世事毋论浮荣即不朽亦第二义也赋此广之·其二

朱邸朱弦响竞新,少年都美出风尘。

从夸郢里传孤调,耻向南阳问贵人。

七子有文身似叶,八公无药鬓如银。

悬知出世男儿事,笑杀难陀恋转轮。

(0)

范蠡载西施之五湖图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

老案一翻千古后,成都太史是皋陶。

(0)

风竹·其二

只堪拟作钓竿横,岂有干云拂雾情。

寄语风霜休更忘,只今巳自瘦伶仃。

(0)

竹枝词·其一

秋日高城大道边,黄花无处不金钱。

撩钿惹鬓无他事,只助青楼镜裹妍。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