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太古声,欲写不可状。
仰观空翠滴,俯听潮音壮。
岂惟尘虑涤,亦觉神情王。
平生独往意,老矣天所放。
翳翳林竹间,山鸟时一唱。
俗氛虽云远,勿起清净障。
松风太古声,欲写不可状。
仰观空翠滴,俯听潮音壮。
岂惟尘虑涤,亦觉神情王。
平生独往意,老矣天所放。
翳翳林竹间,山鸟时一唱。
俗氛虽云远,勿起清净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置身于云林山中的独特体验与感悟。开篇以“松风太古声”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那是一种古老而悠远的声音,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出来。接着,“仰观空翠滴,俯听潮音壮”,既展现了山中空灵的翠色与壮阔的潮音,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宏大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岂惟尘虑涤,亦觉神情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片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升华。他似乎在说,这里的山水不仅洗去了他的世俗忧虑,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力量。接下来,“平生独往意,老矣天所放”,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年岁渐长的坦然接受,他相信上天赋予了他这样的生活态度和选择。
最后,“翳翳林竹间,山鸟时一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林间的竹影斑驳,偶尔传来山鸟清脆的歌声,这种和谐共生的场景,让人心生向往。然而,“俗氛虽云远,勿起清净障”,提醒人们即使身处自然的宁静之中,也不应忘记内心的纯净,避免被外界的杂念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禅翁为我出岩扉,坐席才温便拂衣。
又道孤云无定所,如何却傍旧山归。
作堂备登览,既作扁其颜。
扁颜固云易,践名良独难。
我友何水曹,筑堂水云间。
瞰临擅奇绝,佳气何郁盘。
横以数亩池,缭以四面山。
石楠间女贞,青士依苍官。
纷纷杂花卉,栽植日以繁。
岂独秀春融,未应凋岁寒。
凭栏试游目,皎皎万虑宽。
张公江海客,一见颜为欢。
嘉名揭种德,寓意固有存。
期君宴游日,内照时返观。
善性益培壅,芜累须一删。
木老德亦熟,无忘老坡言。
前年磬湖新雨歇,独绕湖边待明月。
夜深云散月华来,疑是山阴踏晴雪。
去年锁宿校群英,冰娥于人亦有情。
仰看一镜缘云上,俯听春蚕食叶声。
今年广文在官舍,亦复开樽临月榭。
慈颜一笑綵衣轻,谁云官冷孤清夜。
酒阑月色更徘徊,捲帘开户真佳哉。
悬知明年应更好,扁舟正泊双溪隈。